众展商云集、专业买手探路 进口博览会把全球美食带到中国
2018-6-14 17:10:39发布101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程琦、夏毓婕6月14日报道:来自新西兰的草饲牛肉、法国的红酒、西班牙的啤酒、意大利的橄榄油……今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商客商展前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境外食品及农产品在这里集中展示,据悉,此次活动旨在为供需双方在展前提供深入了解和对接的机会。
众展商云集:把全球的好食品带到中国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活动共邀请了35家境外食品及农产品参展企业,包括巴西jbs、法国路易达孚、法国乐斯福/美国玛氏、德国麦德龙、英国川宁、法国保乐力加、美国邦吉、瑞士migros、新加坡丰益国际、新西兰纽仕兰、美国嘉吉等多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参会企业涵盖乳制品、饮料、酒类、肉制品、水产品、休闲食品、调味品、果蔬、粮油等各行业,为大家带来了三文鱼、火腿、冰鲜肉类、鲜奶、咖啡等近年来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此外,5家境外组展机构——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德国工商大会、挪中商会、香港贸发局也到会并展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企业和产品优质形象。
新西兰银蕨农场作为新西兰最大的牛肉出品商也参加了本次对接会,银蕨中国筹备组组长俞成告诉记者,银蕨带来了新西兰纯天然绿色草饲牛肉包括牛排、雪花牛肉、牛眼肉、牛腱子等10几种产品,期望此次对接会能够帮助银蕨扩大品牌影响力,帮助新西兰草饲牛肉进一步推广,进而与澳洲牛肉同台pk,让中国消费者享受新西兰进口牛肉的美味。
不仅仅是新西兰牛肉,新西兰乳品也来到了会场。“原先乳制品进入到中国市场需要花费半年时间,现在最快只要72小时!从新西兰牧场挤奶到消费者餐桌,这就是贸易便利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新西兰乳品“纽仕兰”市场部总监闫志军告诉东方网记者,国家战略和消费升级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全球资源融合、跨洋农超对接,更是全产业链的品牌服务。今年11月份举行的进口博览会,新西兰开奶季的冠军牧民也会来到现场,与中国消费者分享新西兰牧场上故事。
albo作为西班牙的即时罐头品牌也参加了此次对接会。“以前albo的产品主要在西班牙本土销售,出口量仅占产量的4%。”albo工作人员介绍道,此次进口博览会期间,albo将带来以金枪鱼罐头为主的40多个种类的罐头展示。“高端海鲜罐头目前对国内市场来讲,还是蛮新鲜的,希望通过和电商平台以及餐饮企业的合作,重拾罐头在中国的民心。”
专业买手来探路:搜集优质商品、客源信息
客商方面,华润等中央企业,光明食品、百联集团、东方国际等地方大型国有企业,沃尔玛、麦德龙、高岛屋百货等外资流通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网易考拉等知名电商共36家企业作为客商前来洽谈。各家企业非常重视本次活动,派出多名细分行业的专业买手前来。
联华超市进口商品管理部经理俞晶告诉记者,她此次负责常温进口食品的采购,期望能通过此次对接会以及11月举行的进口博览会采购到来自于原产地、具有绝对价格优势的知名品牌产品,让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进口美食。
绿地集团在国内有多家进口超市,其专业买手上海绿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零售事业部国际采购专员王秀娟则透露,绿地集团将依托进口博览会的资源承载力,在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路之隔的绿地虹桥世界中心为依托,在上海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目前“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参展国家、参展企业的招展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
东方购物作为全国最大的电视购物渠道,其副总裁李卉蓉也来前来“采购”。她说,借此全球品牌商和生产商将汇聚上海的契机,东方购物将加大全球商品的开发和引进,通过合作销售或采购,着重扶持那些仍处于成长期的新概念、高品质商品,助其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活动现场记者看到,设有酒水饮料、肉类水产品、休闲食品和蔬果农副产品四大展示区。各展示区轮番上演“好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来自法国的红酒、西班牙的啤酒、澳洲的牛排、意大利的橄榄油纷纷亮相,现场烹饪牛排、手冲咖啡、烘焙面包、红酒品尝等环节,各路“干货”令人目不暇接。客商一边品尝着参展企业的产品,一边与展商进行着深入的洽谈。不少来自美食界的权威人士也来到现场,化身美食品鉴官,为大家作现场直播。
还有不少参会展商纷纷表示,将携带最具代表性或最新研发的食品品类参加进口博览会。目前,距离博览会开幕还有不到150天的时间,展商和客商对博览会的盛况和成效充满期待,希望能在展会寻觅到更多商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