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周浦将优质律师资源下沉"家门口"
2018-6-12 10:23:12发布82次查看
日前,周浦镇海达居民区海尚乐苑小区内张贴了一份由专业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律师建议》,向居民提示“高空抛物”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后果。该公示一经张贴,小区内高空抛物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海达居委会利用优质律师资源,有效缓解社区治理难题,这是周浦镇结合大调研,推进“家门口”法律服务的成果之一。
在前期大调研中,周浦镇发现村居内百姓矛盾纠纷频发、社会治理难点痛点突出,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日益激增。周浦司法所所长关清燕介绍,在过去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中,存在着现有人员专业性不强、法律素质层次不齐问题,导致对居民的疑难问题解答不到位。此外,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形式单一、地点固定,缺乏便利性。
对此,周浦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上海华宏、公民、永乐三家律所,将优质律师资源下沉到居民“家门口”。“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保证律师的专业性,也可以随时随地为村居委及百姓提供免费服务。”关清燕说。
海达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叶告诉记者,小区高空抛物现象长期存在,居委为此做了不少劝说教育工作,却收效甚微。“前段时间,上海华宏律师事务所与我们结对,律师在了解情况后,出具《律师建议》,向居民释法、普法。居民了解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后,该现象大大缓解,居委收到的投诉也少了。”她说。
与此同时,周浦也逐步建立起贯通全镇的法律服务大网络,将原先基础性服务升级为高品质专业服务,以此满足居民的法律需求,补齐短板。目前,周浦镇司法所已在镇内57个社区中心、村居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服务网点全覆盖。
此外,周浦还聘请17名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并每周轮流到各服务网点值岗,开展现场法律咨询及调处矛盾纠纷,成为百姓身边的“老娘舅”。不仅如此,通过线下“一对一”、线上“不打烊”的互动方式,百姓可24小时得到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关清燕说,“另外,我们在大调研中发现,镇内不同类型人群的法律需求不同。比如,老人最关心遗产继承问题,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切的是欠债讨薪,而社区居民则为家庭、邻里纠纷等烦心。”
为此,镇司法所通过线上民意投票、线下居委会征询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推出“私人定制”普法讲座菜单,各居委会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讲座内容,定制属于自己的法律讲座菜单,满足社区内各类型居民的法律需求。截至目前,普法讲座已在村居开堂授课26场,另有28场讲座已在计划中,预计受益群众近4000人次。
接下来,周浦将完善法律服务工作考核制度,按照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成效及群众满意度等条件,合理设置考核标准,激发律师顾问服务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将建立人民调解工作队伍与律师顾问团队的联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发挥两支队伍的最大能效。”关清燕说,此外,我们还将继续扩大法律服务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多样性,并拓宽法律服务手段,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专业、便利、快捷的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