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精品展普陀文物展开幕
2018-6-12 10:43:46发布80次查看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期,本区推出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6月7日,“小题大作木石传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项目精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区美术馆)开幕,作为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本次展览由区文化局主办,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陀分中心、区美术馆等承办。活动中,本区公布了2018年新增的一批非遗项目、非遗项目传承人及传承基地,包括少林大红拳、赏石木座配制技艺、竹丝编、真如麦秆画、马派皮影等类别各异的传统文化项目,有关领导为非遗传承项目代表颁发铜牌。
此次展览选取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时洪的精品力作61件,分为“人”、“景”、“意”、“动物”、“木雕”等板块进行展示,这些作品融东阳木雕技艺、赏石文化、海派艺术于一体,雕刻技艺精湛,工艺复杂细致,作品文化附加值高,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本次展览是在去年成功举办“小题大作·软硬兼具——上海工艺美术类非遗精品联展”的基础上,特别策划的第二季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该展览充分展示本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8日,由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区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区美术馆)与顾正红纪念馆联手举办的漫步·阅想——朱开荣普陀文物暨“海上记忆”水彩艺术展开幕。
本次展出的水彩画作品多以“普陀文物”为主题创作,包括清晨中的玉佛禅寺、晴空下的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午后的中央造币厂、夕阳下的圣约翰大学、夜色下的真如寺大殿等,充分展现了普陀区乃至上海给人留下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中发布了同名“漫步·阅想”笔记本。区文管办和区图书馆等单位共同策划设计,巧妙运用“普陀文物”水彩画,创作出这本融历史、文化、艺术等元素为一体的精致笔记本。信手翻开一页,就会与一幅幅“普陀文脉”水彩画不期而遇,还有为画作而写的现代诗。本子中呈现了区文化局设计的三条线索——依次是行走阅读线、历史文脉线和天气变化线,笔记本策划者为读者设计了一条合理的行走线路,将苏州河十八湾沿线有代表性的十处历史文物点串联起来,构成一条普陀一日游的人文历史路线。
当天,区美术馆还上演了一场以“艺术设计如何助力普陀文创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与会各路专家畅所欲言,为普陀文创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