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未回公司信息,被辞退

2024-5-27 5:00:46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相信这样的通知许多人都收到过“@所有人,现发布一个关于xxxx的通知,全体人员收到后,请回复。”可是,近日,宁波的孕妇王小姐因未在10分钟内回复单位微信工作群的信息被开除了。
据报道:
7月下旬,宁波的天还是很火辣的,怀有身孕的某餐饮店职工王小姐带着一肚子委屈来到了宁波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她说,自己被辞退了,公司给的理由很奇葩: 因为没有及时汇报工作!
王小姐说,一年前的7月,她进入宁波某饮品店工作,担任店长的职务,双方约定工资为“保底 业绩提成加班费”模式,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王小姐一直恪尽职守,公司对她的表现也还满意。今年6月的一天,王小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乐呵呵地把这个消息和同事分享了。
喜悦和乐的氛围,在7月初的一天发生了转折。
那天晚上22点23分,公司负责人在工作微信群里发言说,要求10分钟内上报当月营业额,不发就辞退。由于当时已经较晚,不属于上班时间,王小姐因已入睡未及时回复。于是,10分钟过后,这位负责人在微信工作群通知王小姐,“你已被辞退了”
第二天一早,在王小姐去店里上班时,公司告知其因未及时汇报工作已被辞退,并拒绝向王小姐支付上月的工资。
15天后,案情逆转了
凭什么就可以辞退了我?他们的理由站得住脚吗?怀着这些疑问和愤怒,今年7月底的一天,王小姐来到了服务中心信访。
记者从宁波市总工会了解到,中心为其聘请律师提供了法律援助。在刘律师的帮助下,王小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等。
很快,王小姐的单位在收到开庭通知后主动联系刘律师与王小姐进行调解,在律师的帮助下王小姐终于拿到了18000元的赔偿金。而这一天距离王小姐被辞退,只有15天时间!
尽管王小姐维权成功了,但上班时间都没安排的工作,足见其也并不是那么重要,让人不得不质疑,用人单位是在故意找理由辞退员工。
而“深夜10分钟内必须回复群消息”却戳中了很多职场人的痛点。
不得不承认,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比如微信,让工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你就可能随时被@到。
许多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工作要求不分时间、地点随时跑到职工手机上。职工呢,就像着了魔一样随时随地都盯着手机,生怕错过工作上的重要信息,而错过可能就意味着挨骂、处分甚至被辞退。
不少员工抱怨:下班比上班还忙,不但没有加班费,回复不及时还可能被罚款。
也许指令发布者不以为然,不就是回个信息吗?能占用多长时间呢?
但问题是,作为职工就有义务“时刻准备着”接指令、通知并及时回复吗?如果涉及复杂汇报工作,恐怕占用时间会更长,这是否属于加班范畴?
现代生活节奏快,职场人士工作压力大,加班成为家常便饭。之前网上一篇《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道出了很多职场人的辛酸。职场人猝死的新闻、“随时准备上班”的恐惧,更增加了人们的焦虑。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微信“绑架”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但这个事儿又不能怪微信,技术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在不合适的时间让它发挥了作用。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不停歇工作。下班期间,他们理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即使有特殊情况,也应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用人单位还要给予适当的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相应的补偿。
其实,工作时间长短与一个单位整体运行效率高低不成正比,反之,用人单位尊重员工的休息权,不随意侵占职工的休息时间,既是对员工劳动权益的维护,又体现了用人单位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换来员工更高的忠诚度。
让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早在2015年,中央就出台过相关文件,要求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晚点回复信息,天塌不下来
可是,人是群居动物,公司是衣食父母,谁又能冒着打碎饭碗的风险与公司理论呢。代价与收获的不对等,造成了这一现象的泛滥。
小编认为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不仅要从人文上宣传,更要从加强处罚力度上着手。相信没人会冒着被罚1000元的风险来干收益仅有10元的事情。
单选|你在休假期间,因未及时回复上级信息被批评,合理吗?
合理不合理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