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餐饮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泛滥,该如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2024-5-26 5:15:02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想吃“康师傅”,买到手的竟是“康帅傅”;想喝“娃哈哈”,拿到的却是“娃恰恰”;还有“思念”变成“恩念”、“奥利奥”成了“粤利粤”……关于山寨产品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案例既可笑,也可恨。
由于山寨产品取名、选择包装的脑洞开得实在太大,正牌商家往往猝不及防。被逼无奈,这些正牌商家采用了“以牙还牙”的策略——先抢注一批商标,让投机者无漏洞可钻。
于是,你就能见到如下滑稽的场景:模仿“雪碧”的“雷碧”,模仿“星巴克”的“星巴客”,模仿“娃哈哈”的“哇哈哈”……这些品牌其实并不是山寨,而是大家所熟悉的那家公司注册的。
一、商标注册
1.联合商标:即一类多标,将近似商标都进行注册。如:主商标为“娃哈哈”,联合商标为“哈哈娃”、“爷哈哈”、“哈哈哈”、“娃娃哈”。雷碧、星巴客、阿里爸爸…是不是很眼熟?然而这些“品牌”都真的存在的!为预防山寨产品,正牌商家不得不先抢注一批商标,比如阿里巴巴就把“亲属圈儿”注册了个遍。
大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注册了十几个近似商标: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小白兔、金兔、银兔……大家小时候吃的正版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而每经小编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系统中查询到,上海冠生园食品确实注册了很多类似商标。
2.防御商标:即一标多类,将同一商标注册到不同商品类别上。如:sony公司将“sony”商标注册在所有45类商品上。可依餐饮业相关的商品分类选择要注册的商品种类。二、商业秘密保护
1.商业秘密范畴:(1)菜品秘方(也可申请专利) (2)原料购买渠道 (3)原料加工方法 (4)销售策略 (5)销售渠道 (6)经营总结 (7)管理模式 (8)管理经验 (9)厨房器械 (10)人事任免 (11)客户网络 (12)资产运营动态
2.保护措施:
(1)有偿保护。即对接触、使用商业秘密的职工,给予较优厚的工资、奖金待遇,或者直接加付保密费,并在用工合同中明确保密条款,一旦享受特殊津贴或保密费,则负有相应的保密义务。
(2)用长期化劳动契约来保护。劳动关系长期化,可以使关键 岗位的职工,由于效益长期化的预期,从而增强保护商业秘密的责任感。
(3)产权约束。将含有商业秘密的项目单独立项,以期权方式将股份配给关键员工,以使商业秘密价值直接与关键员工的利益挂钩,从而使为企业或老板保密变成为自己保密,形成企业与员工休戚相关的保护商业秘密的共同体。
(4) 保密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相关的保密制度。如严格门卫制度,相关区域禁止照、摄像制度,重点区域(厨房、仓库等)严禁无 关人员进入等。
(5 )预防制度。由商业秘密被侵犯引致的诉讼中,举证困难,因此预防过程中,证据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涉及商业秘密的载体上注明“商业秘密”的字样等。
(6) 保密协议。对于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商业伙伴、企业应告知其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
(7)匿名采购制度。在含有商业秘密产品的原料采购时,如果别人可能推知秘密内涵,则应该考虑匿名进行 。
(8)增加技术含量。一般状态下,以菜品为例,配方、选料、温度等因素都是决定菜品特色的重要环节,如果火候、程序等环节有绝技在身,即使配方被窃,对方也无法炮制。因此,在不可复制的环节上下大功夫,这应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最有效方法。
(9)提高复制门槛。在餐饮市场上,跟风与模仿是许多餐饮从业者善长的策略。这是因为某种秘制菜品从总体上说都不是独立地吸引顾客的原因,它都是置身于独特的就餐环境下才产生出吸引人的效果,即“食境”。店内风貌、个性化元素,都是决定顾客向往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一则可以提高店堂或盛器投入,使模仿者无从仿效;二则可以降低利润率,利用价格来击退模仿者,因为一般说来,成功的餐饮企业大多规模效益较好,有能力降低利润把握价格杠杆。
三、专利申请
1.发明专利:菜品秘方
2.外观设计专利:店面设计、产品包装等
嘉权知识产权的专家认为,餐饮行业如若想要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防止同行竞相模仿,就需要将自身知识产权落地,实现商标申请和版权认定的衔接,把拥有的知识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而要将知识产权落地运用,选择专业的服务平台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部分信息来源大众新闻网)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