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根捞杆一个人,到聚集志愿力量一群人!在生态宜居的吴泾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边的河道环境,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母为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今天上午,“同心共建携手共治”党建结对签约暨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服务启动仪式在吴泾公园举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社会宣传分管领导、工会主席范雅琴,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宋爱民,吴泾镇居民区党委书记、副镇长余剑秋,市水管处区县管理站党支部书记林耀忠,市水管处区县管理站站长倪富江,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环卫科科长、区市容环卫中心负责人诸炼,闵行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顾振军,吴泾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乔蕾,吴泾镇氯碱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兰萍出席本次活动。亲河的志愿行列!
携手助力,生态宜居
近年来,吴泾在管水、治水的路途上,留下了“水域文明行”、“垃圾不落地”、水域自治协会、“水环境知识进社区”等足迹,在党建引领下,积极促进利用社会自治共治理念改善水环境。
活动上,市水管处区县管理站、闵行区环卫管理中心与吴泾镇氯碱新村居民区三家单位结对共建,形成党建工作新模式,凝聚新力量,共同为保护母亲河出一份力。
范雅琴在讲话中表示,结对共建签约标志着三家党组织将通过党建联建,进一步有效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建立起互联、互补、互动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在“共建”的基础上达到“三赢”。同时,在后续的党建联建活动中,也将借助社会志愿者、企业自治协会、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基地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水环境宣传进社区、水环境知识进课堂等活动,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理念,汇聚绿色力量、吟唱绿色情怀、传播绿色文明、倡导绿色生活。
余剑秋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坚持参与保护母亲河志愿行动的志愿者们表示感谢。三家党组织携手共建是为区域化党建注入新动力,希望以“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为契机,不断凝聚新共识,创新党建共建新模式,有效激发更多党员群众志愿者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抓好污染减排,牢固树立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推进吴泾建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助力。
市水管处区县管理站党支部书记林耀忠、闵行区环卫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顾振军、吴泾镇氯碱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兰萍,共同签署结对共建协议。
志愿同行,携手再出发
活动中,宋爱民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授旗;诸炼为氯碱新村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服务队、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倪富江为吴泾公园打捞队“保护母亲河”社会志愿者基地授牌;乔蕾为氯碱新村巾帼护绿队、月月见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氯碱新村党总支党员志愿者丁紫兰,宣读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倡议书;区域单位上海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志愿者带来《情牵母亲河让爱住我家》;片区志愿者带来女生小组唱《志愿者之歌》。
一种精神,在这里生根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在吴泾拐了一个l型的大弯,在享有“浦江第一湾”美誉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垃圾杂物洄流至此。从1996年起,王显明老人开启了第一代“保护母亲河”志愿行动,然后是第二代志愿者吕信荣、第三代志愿者张更大夫妇,就这样将志愿精神一代代传了下来。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保护母亲河”志愿行动已发展至由吴泾区域内社区、校区、园区、厂区的“四区”志愿团队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并组建起了“王显明保护母亲河俱乐部”。参与服务的有周边社区居民、各中小学生志愿者、交大、华师大志愿者、紫竹国家高新区的白领志愿者、化工区的工人志愿者,更有市区赶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
二十年来,这个环保志愿服务项目从一个人做到吸引了20多支团队,聚集了常态参加服务的注册志愿者547人,参与打捞活动达19万人次,人均服务时间12.3小时,打捞各类垃圾3500多吨。
结对共建仅仅是一个开始,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