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书记手记,小松请到的是松江区建管委党委书记、主任许银章。如今的松江正处在发展中,到处塔吊林立、施工机械声隆隆,工地扬尘、噪声扰民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建设主管部门既要促进工程建设,还应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如何能让建设管理更接地气,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一起来看看许银章怎么说。
关乎民生,如何让建设管理更接地气?
区建管委党委书记、主任许银章
城市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美好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正处在大建设中的松江,到处塔吊林立、施工机械机声隆隆,工地扬尘、噪声扰民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建设主管部门既要促进工程建设,还应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如何能让我们的建设管理更接地气,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建设管理水平?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我走出办公室、走上街头、走进工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距离地接触、发现和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小环境搭建大文明
“城市发展离不开工程建设,建筑工地的文明程度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这几天我集中调研走访了松江南部大居等建筑施工现场,发现各个工地文明施工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工地管理有序,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严格落实了管理措施,但也有一些工地存在着垃圾乱堆乱放,路面破裂损坏,渣土不及时清运也不做掩盖等问题。
调研走访松江南部大居等建筑施工现场
说实话,一些问题的严重程度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原来在办公室每天忙于“文、会、报”,认为要求已经反复提了,事情已经反复抓了,问题应该不大,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
看到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回到办公室后,我立即会同有关人员着手研究制定《松江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决定集中一段时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文明施工的专项治理工作。我们期望通过全方位的整治和不懈的努力,使我们松江的建筑工地能够旧貌换新颜,再也不是灰尘满天、杂乱无章的代名词,力争使我区的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
小屏障筑起新形象
松江现在正处于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工地也是鳞次栉比。我注意对比了中心城区和松江的建筑工地,发现市区的施工围挡普遍设置的比松江的高,装饰设计的普遍比松江漂亮。
按照文明施工中围挡设置要求一般在2米至2.5米,市区的普遍为2.5米,在重点区域甚至达到了4米的高度。而在松江的施工现场,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专项经费挪用现象普遍存在,围挡都是又矮又破的“大花脸”,与建设生态松江的战略目标格格不入,老百姓怨声载道。
施工现场围挡
为此,针对城区主干道、沿街道路和重点区域,我们明确了刚性措施,要求施工现场围挡采用金属板材、砖墙等耐火性硬质材料,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并在每个路口30米内设置可透视的铁丝网,确保交通安全;针对一般区域,要求围挡高度不低于2米。这些措施的实施,让我们松江的工地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善,也真正让小围挡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新窗口。
小路灯照亮大幸福
有居民反映“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等问题,严重影响出行安全。借着大调研的机会,实地走访了居民反映较集中的沈砖公路、环城路等路段的道路照明设施,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即刻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区各个路段的道路照明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了道路照明设施总体情况清单,正根据设施老旧情况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维护单位分批完成维修或更换工作。
沈砖公路有路无灯
针对沈砖公路有路无灯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形成了《沈砖公路(青天路至辰山塘桥)新增道路照明设施实施方案》报区政府,并已获批,目前正在项目工程许可审批阶段。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逐项的销号,让路灯照亮的不只是回家的路,更是老百姓的心。
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感触:
开展大调研要避免泛泛而谈,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开展调研虽然有各种方法,但都不能泛泛而谈,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就是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标准。上述小环境、小屏障、小路灯看似非常不起眼,但这些小现象的背后反映的却是城市管理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的问题,见微知著,窥斑见豹,由点及面。
开展大调研要避免思维定式,不能用老思维老手势来对待,一定要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来开展。要发现其不然,在新的形势下,建设管理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靠“老经验”“老手法”应付新情况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要求,必须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改进和调整,才能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因此,这次大调研工作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改进工作作风的契机,一次检验工作水平的试金石,一次提高工作水平的利器。虽然我们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展大调研工作,要避免先入为主,要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作风,不再以管人者自居,而是以普通市民、居民朋友的身份深入一线,真正俯下身子、沉进基层、深入工地,真正倾听到了很多原来不曾听到的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所愿,也切实感受到了群众生活的不易。原来我们在工作中习惯于要求他们这样做、那样做,也认为是有政策法规规定、有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发现问题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基层也有自己的难处和不得已的苦衷。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避免简单化,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从中力求找到最大公约数,使我们推出的措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统一,在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同时,把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我们建管人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