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原《浦东教育》编辑室主任陈家昌老师为川沙中学全体教师及集团学校的30多位教师作《阅读与教师的发展》讲座。陈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引来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川沙中学一直重视教师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阅读沙龙、假期教师读书征文等活动,培育教师的读书兴趣。这次讲座让老师们对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老师从当前社会《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文化热点讲起,解读了当下中国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浮躁是当前社会影响读书最主要的不良心态;而浮躁的心理背后,是缺乏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一直是格物致知的主要途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家长要孩子好好读书,自己却从来不读书。近年来教师的学历普遍提高,但是学养明显下降;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学养。
陈老师强调,阅读是一剂克服浮躁心态的良药,也是一种高雅而经济的消费形式。开卷有益,惠而不费。书籍的阅读与电子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纸质书籍,需要读者内心的灵动,去感受作者的思想。这种收获和乐趣,在阅读电子读物时是得不到的。尤其快餐式的浅阅读,五花八门的信息中充满着虚假的、无聊的成分。浪费人的时间等于空耗人的生命。
今天,我们教师应该读什么呢?陈老师说:阅读要有选择,不读垃圾书,要阅读能够提升学养、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书籍。一方面要读专业前沿的书籍,包括报道专业前沿的书报杂志;一方面要阅读中外经典名著,这是人生最好的享受。
陈老师建议大家利用充裕的时间有计划地精读几本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并眼到、心到、手到、口到,学会写读书笔记。讲座结束后,许多老师购买了陈老师推荐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国人的气质》两本书,利用点滴时间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