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难度最大!虹口这栋老房竟这么“跑了”?

2018-6-5 8:10:06发布75次查看

  “转体”近90度、“行走”53.297米,6月1日,位于海南路84号的一幢百年老洋房“走完”搬家旅程的最后3米,成功完成了“乾坤大挪移”,这也是上海首个采用房屋自动平移装置的老建筑平移工程。(文末有平移全过程视频,不要错过。)
“搬家”体量不大,路线复杂
此次“搬家”的老洋房虽然体量不大,但“搬家”的线路却颇为复杂,堪称上海同类老建筑平移工程之最。
首先,房屋整体向西南平移18米,
2
接着顺时针旋转89.6度,
3
然后向西南平移7米,并顶升0.5米,
4
再向西南平移21.425米,
5
最终向东南平移6.872米。
因史无前例,有着多次平移工程经历的施工人员都笑称海南路84号的“搬家”之路是一次“花式平移”。
“搬家”时“老人”转体显技术
除了线路复杂,老洋房的建筑结构也如同暮年的老人一般,有些“骨质疏松”,房子“转体”时一旦受力不均衡,将影响房屋结构安全。而且,整个施工场地异常狭窄,近乎直角的顺时针“转体”可谓“花式平移”中的难度系数王。为解决这一难题,施工方采用滑移装置,挖掉老洋房的底座,将房屋放到钢筋混凝土制造的托盘梁上。同时,在托盘梁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转轴,从房屋的两个对角线处施力,如同转转盘一样使建筑可以沿着固定中心旋转。
移位线路复杂、难度系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搬家”时间长,整个过程仅花费了一个半月时间。快速搬家的秘诀是施工后期,工程在全市率先采用了房屋自动平移装置。以往的建筑平移都采用设置混凝土墩子作为千斤顶后背支撑的方法,但由于千斤顶装置是固定的,工作距离有限,不仅需要工人提前一节一节地铺设顶铁,而且每完成一段平移后,还需要他们搬运千斤顶装置,常常导致整个平移过程速度慢、风险高。 此次使用的房屋自动平移装置,使千斤顶自己跟着房屋向前“走”,平移的速度因此提高了40%,让建筑从“走起来”变成“跑起来”。
“老人”简介
据悉,海南路84号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三层老式花园住宅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房屋原有建筑面积为587平方米,加建部分建筑面积为109平方米,总高约14.71米。
从外观上看,红瓦四坡顶、折坡式屋面、清水红砖外墙配以砖雕花饰、立面连续券柱式外廊,无不凸显着德式特征的外廊式建筑风格。平移结束后,这幢百年老洋房的修缮工作也将及时展开,做到修旧如旧。
届时,这里将建成一座5a级甲级写字楼:
上海前海人寿金融大厦以及一个下沉式广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