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南线盾构“长江一号”成功穿越黄浦江抵达浦东,实现越江段结构贯通,标志着上海郊环闭合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
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是郊环线闭合的关键一役。工程全长约8.4公里,西起宝山区牡丹江路、富锦路交叉口,以隧道形式向东进入长江,再穿越黄浦江,至滨江森林公园附近,是上海首条同时穿越长江和黄浦江的隧道,也是黄浦江底目前最长最大的越江隧道。
隧道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两台直径15.43米超大直径盾构分为南线、北线先后从浦西出发,向东进入长江,下穿长航码头引桥、国际邮轮码头引桥、炮台湾湿地公园、吴淞导堤以及黄浦江,最后在滨江森林公园处登陆,隧道段全程6.5公里。
为确保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顺利建设,施工单位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作为横沙造地应急处置工程泥浆试点工程,沿江通道越江隧道盾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处置有了重大突破。上海隧道与中交航道局强强联合,将泥浆从转运码头运送至横沙岛,用于上海横沙圃围项目。沿江通道工程泥浆处置项目的实施,既实现了上海市重大工程中废弃泥浆的再利用,加强了横沙岛的生态建设,也为今后探索重大工程之间的携手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将改变外环线、郊环线共用外环隧道的局面,有效缓解外环隧道通行压力,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完工后,上海北部越江通道基本形成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外环隧道和长江路隧道三线并存的局面。
据悉,南线“长江一号”盾构到达浦东后,紧随其后的北线盾构“长江二号”也将于今年8月初到达。届时,上海郊环线将真正实现“O”型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