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当空照,花儿朝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六一儿童节就来到!
今天,闵行的孩子们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他们绘图作画、表演节目、演奏器乐,用各种方式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我们闵行的区领导也非常关心师生们的情况,昨天一早,区委副书记、区长倪耀明与副区长杨德妹便开始了学校走访之旅。
不过,这次他们到的学校都有些“特殊”——这几个学校,都是刚建成不久的新校。
闵行区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
闵行区马桥文来外国语小学于2015年9月正式落成开办,目前,学校共有三个年级18个班579名学生,46名在编教职工,预计到2018学年将会有四个年级26个班近900名学生。
办学三年来,学校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核心理念引领下,将“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乐学善思、特色见长”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将“慧学习、慧工作、慧生活”为教师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学校管理变革与学校发展,努力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文来外国语小学,区领导一行参加了学校艺术节闭幕式活动,欣赏了学生们的表演,并为艺术节合唱优胜奖获得班级、马桥镇“优秀班集体”颁发了获奖证书。倪耀明对孩子们的表演比出了大拇指,并向孩子们表达了节日的祝贺,衷心祝愿孩子们在未来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闵行区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创办于2016年6月,学校规划为24个班级教学,现有六年级6个班,七年级2个班,学生204名,教师29名。
学校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以“允公允能学做新人”为校训,以“具有国际视野、兼具人文与科创精神的新时代公民”为育人目标。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同时,以科技为引领,培育多元特色项目,打造特色精品课程。
区领导首先参观了学校的操场、食堂与门卫室,详细询问了食堂的食品卫生状况与门卫室监控的运行情况。
随后,区领导们还来到了特色课程教室进行走访。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七巧板拼图、搭建“快乐小屋”、拼接火箭模型等多项手工艺的制作,这种“动手又动脑”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不光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上海闵行区民办德闳学校
上海闵行区民办德闳学校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开学,是一所面向中国学生的十二年制学校。
德闳学校在实施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课程专家的合作,开发了一系列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校本课程,为中国学生提供中西融合的国际化教育。
在德闳学校,区领导一行仔细询问了学校的招生情况,还步入教室观摩了乐高课程、陶器制作课程、数独课程等众多特色课程。
近年来,这些资源优质、独具特色的学校在闵行“遍地开花”。闵行区通过“内联外引”,大力推进学区化集团化,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借力区内“名校”开展项目合作,以“一校多区”、“多校一体”的形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
此外,闵行区还先后与复旦、交大、上师大、华师大、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合作,高起点开办新学校。去年,交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系列学校(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相继成立,并完成了上师大三附中、三附小的签约、筹建工作。
随着闵行一个个地区板块的教育逐渐被“点亮”、“发光”,闵行正在逐步补齐地区短板,缩小区域教育水平差异,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多样化发展。
至2019年底,闵行区还将实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打造12个学区、8个教育集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区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公办幼儿园。
未来,闵行家长们再也不用为了“学区房”而头疼啦,因为,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