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新时代好少年同行传承发扬中华美德 2016-2017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十佳“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美德少年)”
做最美好的自己
李想,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学生。
他是一名14岁的唐氏综合症患者,智商只有44,相当于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智力水平,但先天的缺陷并没有压垮他,不同的生命起点磨砺了他的意志。手掌磨出血,他说:没关系,我还能继续,我要为国争光!在他的不懈坚持和顽强拼搏下,先后取得了2015年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体操项目一金两银两铜、2017年冬季特奥会速度滑冰项目铜牌的惊人成绩!
现在,李想已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自立自强的阳光男孩,成为一名真正的美德少年。我行,我能行!已成为李想同学自立自强豪迈的誓言!
好少年!双臂托住火灾中坠楼女孩
——上海市文来中学张超杰
张超杰,上海市文来中学高三学生。
隔壁的一栋楼大门处冒着滚滚浓烟。而在二楼到一楼的楼道窗户口,有一个女生因为一楼着火,火焰拦住了大门,无法下楼。情急之下,她正从窗户处往楼下跳。情势危急,张超杰想也没想,立即跨前几步,张开双臂托住了她!那一刻,女孩安全了!他悄然离去。
是一封由邻居寄到学校的表扬信,才让师生们知道了他曾在火灾现场见义勇为的事迹。面对英雄的称誉,他却说,从小爸妈的一句话,埋在他心里:“在这个世界上,正直善良是最重要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两次移植骨髓救妈妈的好儿子
——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隋翼远
隋翼远,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
“细胞分离器不绝的声音在耳朵边嗡嗡作响……采集已经持续四小时了……我又捏了一下手中的压力球,疼痛,还是得捏……这才知道救妈妈那么不容易……每一刻我都在咬着牙,胳膊有些麻,人有点晕,但不能动,我好紧张,不仅是身体疼痛,更为妈妈担心……”,这是隋翼远记录下的骨髓移植的点滴。
为了救活白血病妈妈,这位14岁的少年,曾两次移植骨髓。在中远实验中学,隋翼远的孝心故事感动了校园内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隋翼远的孝心与坚强,是爱与勇气,是孝的体现与诠释,是值得赞颂的美德!
生活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校黄贵菊
黄贵菊,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来自湖南贫困家庭,未出生时,父亲因矿难而亡故,母亲改嫁,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她,不曾因家庭的不幸而阻碍前进的步伐,坚强地面对挫折是她走向未来的基石。来到上海,她无比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虽然穿着受捐赠来的衣服,可从来不会自卑,内心有的只是感恩。她没有享受到父爱与母爱,深知唯有自爱才能得到他人之爱。要想赢得他人之爱,就得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她说:“我能做到自尊自爱,首先要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我决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掌握专业技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争取用我的劳动所得孝敬我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受幸福,并为社会上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她就是来自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黄贵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节俭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上海市存志学校陈泓宇
陈泓宇,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学生。
他不但热爱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很强的低碳节能意识,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陈泓宇自觉加强低碳知识学习,掌握节水、节电、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等方法,规范节约行为,踊跃担当减碳生活的传播者。他时刻牢记低碳生活“九大准则”:拒绝塑料袋、巧用废旧品、远离一次性、提倡水循环、出行少开车、用电节约化、打印双面化、购物需谨慎、植物常点缀,坚持从点滴着手,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争做一个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他就是存志中学师生心目中的“低碳小达人”:陈泓宇。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上海市存志实验中学王漪瑶
热爱劳动热爱家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陆懿辰
陆懿辰,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学生。
这个在家里孝顺、乐于做家务的小暖男,喜欢自己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非常强。他一有空就到厨房陪奶奶说话,学习厨房技能,剥大蒜,打鸡蛋,切葱,削土豆皮……做完事情,他还会主动进行整理和收拾,把厨房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小区倡导并亲身行动铲除狗狗大便,在班级里整理黑板槽、粉笔盒,参与莫干山环境清理公益活动,在付诸行动的同时,他还时刻想着唤起大家的共鸣一起热爱劳动,思考如何“人多力量大”?他正用当代少年的热忱和睿智,演绎着“爱劳动”的新风尚。
为学重于尊师为学贵于乐思
——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胡乔翔
胡乔翔,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学生。
他关爱老师,哪位老师声音哑了,他会悄悄递上润喉糖;哪位老师疲惫瞌睡了,他会关照进出办公室的同学,要轻手轻脚。他把“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的古训,融进了自己的行动中。他又深知,尊师不是一味的顺承。“在学习上我有自己的主张。我会提出不同的见解,会和老师探讨或辩论。”
他好学又不局限于课堂,他学音乐、爱科技,能表演、擅主持,每一样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他就是胡乔翔,一名尊敬师长,感恩每一位给予他关心帮助的学生,一名在学习中不断拓展,不断延伸,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愈发谦逊、愈发好学的学生。
志愿之火永燃心中
——上海市高境一中周圆圆
周圆圆,上海市高境一中高二(4)班学生。
是谁,在地铁高峰时,拿着小喇叭,提醒着过往的乘客注意安全?是谁,在十字路口,挥动着小红旗,帮忙维持着交通秩序?又是谁,在各类活动中,忙着为游客答询指路?是可爱的志愿者!
每周日早上7点半,她都匆匆吃好早饭,换上红色的小马甲,早早地站在入口处。开展服务前,领班在培训上讲的每一个服务要领,她都铭记在心。站岗时间,她从不嬉戏打闹。当看到乘客有困难时,她总是主动迎上去。往往一站就是4个小时,尽管双腿酸胀,两臂发沉,口干舌燥,也没有休息过一刻。
她就是高境一中高二(4)班的周圆圆,上海志愿者中优秀的一员。正如她的名字那样,她就像个同心圆,用热诚和奉献,把身边的人联系在一起。
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高文杰
高文杰,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学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高文杰同学的坚守。在他的身上,闪烁着尊重自然、热爱环保的现代公民意识。
高一下半学期,高文杰参加上海市静安区环保局主办、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承办的环保墙绘活动。
高一暑假,高文杰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防震知识竞赛,获得了团体和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高一暑假中,高文杰报名参加了学校“行走的教室”暑期研究型学习活动,深入到安徽宏村进行水污染的相关考察,完成了一份长达9000字的调查报告。
在高二暑假期间,高文杰又进行了大气环境学的相关课题《室内pm2.5浓度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探究门窗类型、使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
多年来,高文杰践行环保理念,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关注环保、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