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下午,我校英语组开展了题为“以活动为路径,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主题教研活动,也是系列教研活动的总结和尾声。
在此之前,教研组开展了区级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研究”的开题论证,在汤青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明确了研究的主题和方向。4月18日和4月25日下午,组内五位青年教师何佳怡、吴旻、赵琦、毕金秋和李楠老师分别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主题开设了校级公开课,并邀请区教研员孟莎和孙毅老师给予评价和修改建议。备课组老师也完成了本备课组开课教师的课堂观察表填写,并由备课组长统整。所以此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就是通过课例探讨,探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从而落实对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通过学习、探究、研讨、反思、总结的研修模式,把校本研究和师徒带教等教研组建设相结合,更好地打造一支合作共享的学习团队。并且,通过主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新课标中所阐述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的具体认识,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践行,从而避免阅读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增强其有效性。
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王雅芬老师主持并做主题发言。王老师阐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回顾了之前的系列教研活动以及主题教研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并提出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基层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随后,三位被推荐开课的教师何佳怡、吴旻和赵琦老师结合公开课视频片段讲述了对在阅读教学中践行活动观的体会和反思。此外,三位备课组长唐敏、朱嵘和徐赟老师整合了备课组内老师们的意见对徒弟的课作了点评和反馈。最后,王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分享了对于活动观的感受心得并提出要求与希望: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科育人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接触了解不同文化,发展思维能力,方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学活动要情境化,具有实践性,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互动、有意识、无痕地介绍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和价值取向树立。出席研讨活动的专家老师们也给我们提出了建议:进一步探究如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落实学生的活动体验,如何使教学创新多样等。
通过这一系列教研活动,组内老师都获益匪浅,并会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进一步探究实践,将学习活动观落到实处。
(摄影:王雅芬;责任编辑:周宇;责任审核:刘长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