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走近科学 合作拓学——六年级“走中学”上海科技馆探究课程

2018-5-28 0:00:00发布90次查看
 
5月2日下午,我校六年级全体学生走进上海科技馆开展了“走中学”博物馆课程之“走中”环节课程实践活动,即场馆实地探究学习。本课程是学校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自主开发的“走中学”系列课程之一,自2013年开发至今坚持分年级、有计划组织实施开展学生学习实践,整个课程由“走前—走中—走后“三个环节组成。上海科技馆的探究是基于六年级第一学期“走前”课程环节——“探究基本方法”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力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像自然学家那样去发现”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走前:激发兴趣 启动思维
在“走前”环节,探究型课程教研组长宗伟老师给六年级全体学生作了课程辅导,阐述探究课程整体架构、目的意义和课程所预设的达成目标。接着以自己负责开发的“蜘蛛展区”的学习任务单为例,从“观察、认识、交流、发现”四个维度讲授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科技馆;围绕探究活动“目标、计划、小结”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进行方法指导,就课题探究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及各场馆的指导老师等做了介绍,布置学生在校内成立5-6人探究小组,启动走前学习准备活动。
走中:合作探究 教师助力
上海科技馆的场馆探究共开发了“生物万象”、“地壳探秘”、“设计师摇篮”、“智慧之光”、“蜘蛛”、“机器人世界”、“地球家园”、“探索植物的奥秘”8个展区的学习任务单。探究活动以通关竞速比赛的方式开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馆完成学习任务单。每个场馆配有一至二名指导老师在现场指导助力,学生小组完成每一个任务将获得一个过关印鉴,最后以完成任务单的质量、数量和时间作为小组考核依据。
走后:成果分享 继续学习
“走后”课程环节主要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交流互动、提升认知、反思内化,即进行成果的有效分享和鼓励继续学习,为七八年级的深度探究做知识获取、技术运用和探究方法储备。
学生感悟
我们被地震与火山的威力所惊讶;为微雕技术的精美所折服;为信息科技的发达所震撼;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所担忧……在这儿,我们体验到了竞速的乐趣,开阔了眼界,学习了探究的方法,期待下一次更精彩的探究。
——六(1)班 郭鼎灵
 智慧之光的“天上水”使我倍感惊奇:为什么一个悬空的水龙头,没有水管,却又只见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呢?带着疑问,我忍不住细细地观察了一番,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悬空的水龙头所流下来的水之中,有一根透明的玻璃管子,里面是空心的,有水会流出来。我赶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我的队友们。但究竟这里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我们又找到老师一起讨论……科技馆的体验精彩纷呈,让我们见证了科学的伟大与奇妙,不禁让我们觉得宇宙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神秘的,要靠我们不断地学习,去发掘,去寻找。 
——六(2)班林义荣
虽然我们组只探究了三个展区,但我们还是懂得了学习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视野,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科学力量和国力的强盛,感受到科技发展能兴国强国!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来,将探究活动进行到底。
——六(2)班张滋兰
在“地壳探秘”展区中,我们了解了大地给予给我们人类的许多奇妙的矿物晶体和矿物资源;体验了模拟地震、感受地震和火山两种破坏性极大的地壳活动。在“设计师摇篮”中,我们发现神秘的发明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类可以驰骋想象、潜心构思、大胆策划,小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到摩天大楼、宇宙飞船。在“生物万象”中,我们了解到非洲大陆上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以及活动地点及规律。在“智慧之光”展区中,我们走进了科学,欣赏了智能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做了有趣的实验。此次探究,让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拓展了视野、启迪我们探索的方法,期待下一次更精彩的探究。
——六(3)班王奕晨 姜文玥
我们小组探索了地壳的构成、发现了植物的奥秘、领略了地球家园的风光,也看到了机械的智慧。在“生物万象”中感受大自然的多样生物,见证科学的奇迹,敬佩科学家们高超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在活动中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彼此增加了信任,收获探究活动的快乐与智慧。
——六(4)班 张嘉钱 胡亦宸
在地壳探秘展区,我们了解到一些奇妙的矿物晶体,体验模拟的火山和地震两种地壳运动。在设计师的摇篮展区,我们获知许多新颖的科技技术,体验小小设计师的乐趣,并设计了一件小家具。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奇妙的科学现象,认知许多的科学常识,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整个探究活动过程,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学会了制定计划、目标,在探寻新知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小组成员间团结合作的快乐与重要性。 
——六(5)班 刘知语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