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程家桥街道为老服务让“夕阳”分外红

2018-5-25 13:54:06发布74次查看

这几天,家住程家桥社区的陈阿婆有了一个好去处。在位于虹桥路2286号的程家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陈阿婆不仅可以享受舒适的日间照料服务,还可以在这里吃到一天三顿的健康美食,这着实让陈阿婆和她的儿女们喜上眉梢。
  5月16日,程家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中心集长者照护、日间照料、助餐等功能为一体,为老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并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成为统筹为老服务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的为老服务综合体。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体现“四个一”主要功能和“八个化”服务特色,即一站式综合服务、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覆盖的信息管理和一门式的办事窗口,以及品质环境适老化、长者照护专业化、康乐活动多元化、医养结合项目化、营养膳食合理化、社区共建社会化、安全保障智能化和便民服务生活化。
  然而,在程家桥街道,老人们可以享受到的福利远远不止这些。
  “老伙伴”快乐相扶
  邵阿婆八十多岁了,如今住在敬老院的她,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曾经在“老伙伴”计划中和她结对的志愿者张晖。
  每次张晖来敬老院看她,邵阿婆总是紧紧握着张晖的手不肯松开,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由于已经年逾八旬,邵阿婆在生活中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记关燃气灶,就是忘了关空调,常常是打开电饭煲,发现里面的饭全部糊掉,无奈只有再烧一次。
  作为志愿者,张晖每天都要打电话给邵阿婆,两三天就要上门看望一下,加上知道老人记忆力不好,张晖就加强了对邵阿婆的照顾。每次上门总会帮老人检查燃气,走时还要千叮咛万嘱咐。老人喜欢书法,只要张晖去看望她,她一定会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与张晖分享。“每次我都会一张一张仔细地看,有感触的时候,我就和阿婆分享我的看法。”张晖告诉记者,老人们更在乎的是和他们的交流,每当这时,邵阿婆就十分开心。
  老人身体不好,大便排不出,志愿者就亲自上门为老人抠大便;老人生病了第一个电话便打给与他结对的志愿者;老人骨折住院,志愿者主动帮老人垫付医药费;老人去世,志愿者帮着处理所有后事……
  在程家桥,老伙伴计划中共有60位志愿者,同为老人的他们,克服了自己身体、家庭的各种困难,全身心地付出,用真情关爱着300位“老伙伴”,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让老人们“梦圆”
  “这是我这么多年最快乐的一天。”拉着武警战士的手,彭阿姨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由于从小脚有残疾,再加上住的楼层较高,彭阿姨从未有过出门旅游的经历。
  十几年来,程家桥街道与武警部队“双拥”共建,每年由近二十名官兵“保驾护航”,搀扶、推车、陪同老人们到周边的风景点走走看看,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让老人们感受到阳光和朝气。不仅如此,程桥街道还十分注重孤老、独居和失智失能老人的帮困慰问,开展经常性老人安全服务,组织社区老龄干部、助老志愿者走访慰问瘫痪、脑梗、尿毒症患者,为他们送生活用品,走访独居老人,帮他们检查防火、防盗、防燃气泄露等安全事项。
  每逢春节,街道都会为失独家庭老人、孤老送去蔬菜礼包,在传统节日还会购置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蔬菜礼盒。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街道又将母亲节活动与睦邻点工作放在了一起,邀请老人们在一起包饺子,包馄饨。在居民区中集中设置一个“睦邻点”,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是程家桥街道一直在做的事。如今,街道已组建成立24个“睦邻点”,并配置学习必需品和桌椅板凳、报纸刊物,让社区中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们拢起来、聚起来、乐起来、动起来。
  为点燃“睦邻点”学习的积极性,街道还设置了一面流动红旗,由3位党员组成督导组,对“睦邻点”出勤、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六个月评出一个“红旗睦邻点”,并给予实物表彰。
  主动对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积极落实“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社会化运营模式,努力提升幸福养老服务能级,程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源告诉记者,程家桥街道将让老人们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