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区"两无化"大米主动对标国际一流

2018-5-24 13:39:25发布74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书记李强到崇明调研时,提出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对标国际、国内最好的水平,将来在农业生产中做到全岛不用化肥,减少农药的使用,最终不使用农药的要求。这既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崇明自然生态环境的信心,也对崇明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崇明区委区政府结合“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明确提出从今年开始杜绝源头污染,打造不施化学肥料、不施化学农药的“两无化”优质水稻。
  天时地利人和
  种植更高标准大米
  探索“两无化”水稻种植,崇明有着“天时和地利”的优势。
  崇明濒江临海,拥有上海最大的农业发展空间,是一块水洁、天蓝、气清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宝地。同时,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崇明土壤的ph酸碱度最适宜水稻生长。近年来,崇明始终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范围内均执行着最严苛的环保标准,从而确保了崇明大米的生长环境具有国内领先的生态优势。
  天时地利之外,还有“人和”。不用化学肥料、不施化学农药的“两无化”水稻怎么种?崇明早有诸多尝试。崇明北湖公司通过使用有机肥、少量生物农药、太阳能杀虫灯、人工拔草等方式进行有机大米生产,全程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在春润合作社、新平合作社里,“稻虾”“稻鳖”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将低密度的水稻种植与低密度的小龙虾、鳖养殖相结合,形成自然生态循环模式,植物、动物、微生物共生互利,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农药用量,不投喂人工饲料,不对环境造成压力。
  而对于如何提升“崇明大米”品牌知名度,崇明此前也已有探索。去年10月,为提升崇明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崇明大米”的品牌整合与监管,实现从“售谷”向“售米”的转变,崇明协调了8家大米综合生产基地,推出全新的“崇明大米”——统一优质种源、统一生产规范、统一加工流程、统一冷鲜储运、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品牌推广、统一销售平台、统一售后服务,让优质大米“抱团”进入市场,去年首批生产了近2万吨。
  正是有了这些有利条件,才让崇明对探索“两无化”水稻种植充满信心。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崇明将来在农业生产中做到全岛不用化学肥料,减少农药的使用,最终不使用农药”的工作要求,结合“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业发展目标,在初步完成“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整合的基础上,崇明主动对标最高标准,在全区水稻规模种植基地中遴选约4万亩优质水稻田。其中1万亩将探索研究“两无化”水稻生产模式,重点发展优质水稻订单农业,推进绿色稻米产业升级。
  六个统一标准
  订单化、网络化销售
  针对本次“两无化”和绿色的崇明大米在生产、销售、监管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崇明区农委汇集各方专家智慧,制定了《优质水稻订单农业实施方案》,不仅对种植区域和生产主体锁定、科技支撑、标准规范、绿色生产、智慧管控、政策保障和品牌销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还整合了水稻种源、农机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根据目前方案,今年,崇明在全区遴选18个生产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有技术、守信誉、有规模、有种养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优质水稻。其中,“两无化”大米生产规模10445亩,分别是三星镇新平合作社、新河垦区北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竖新镇春润合作社、中兴镇万禾合作社、农业园区新弘公司5家主体。从种植到销售将严格执行“6个统一”,即统一主栽品种、统一肥料供给与管理、统一生物防控、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品牌营销。
  科技力量的支撑保障,将为崇明优质大米生产提供强大助力。根据方案,今年崇明区将建立“两无化”大米生产专家库,引进国内外水稻先进生产技术,成立由市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市农技中心等行业单位共同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全程为优质大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崇明将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实现崇明大米从产前、种植、入库、加工、流通、销售及追溯等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主动对标国家、欧盟、日本产品质量认证指标,邀请第三方进行品质鉴定监测分析,确保崇明大米品质。同时,崇明将建立优质大米生产的技术指导组和环境监测组,与相关种植基地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对水稻生产进行动态跟踪、数据采集和指导服务,并开展优质水稻订单农业工作培训,将水稻生产、检测等全流程负责人员纳入培训体系,由行业专家分类开展针对性培训。
  和种植方式一起升级的,还有崇明大米的销售推广方式。今年,崇明1万亩“两无化”优质大米将全部以订单化、网络化、新零售等方式进行销售。崇明区农委将与高端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将重点发展稻米种植休闲体验与高端楼宇、小区订单农业。
  通过今年的试种,崇明将建立高标准水稻“两无化”生产、绿色标准化生产操作指南,集成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栽培、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制定优质水稻生产的“崇明规范”,逐步扩大推广“两无化”大米种植面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