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钻研的“大堂经理”——上海虹口出入境窗口民警赵昕
2018-5-25 0:00:00发布90次查看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每天有500余位市民及外国来沪人员前来办理出入境事项,双休日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1200余人次。应对办证客流、解决窗口排队和应急问题,这就是虹口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窗口组副警长赵昕每天的工作内容。
2011年来到窗口工作时,赵昕心里是有点发怵的,毕竟之前一直在派出所办理案件,接触的都是犯罪嫌疑人。为了提升业务办理速度,通过日常观察赵昕发现,市民前来办理证件最关心的是时间。
为此,赵昕把自己的日均工作目标定在150件,并且要求自己“零差错”。这对于一个业务老手来说并不是很难,但对于赵昕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赵昕迅速达成了这个目标。在2012年度出入境条线十佳业务能手评选中,赵昕成功入选。回忆起那场比赛,赵昕说,当时业务比赛评分标准是1个小时内受理30份证件办理,而当倒计时结束后,他总共完成了67份,平均1份件费时不到55秒。
业务能力提升了,赵昕也不吝啬将工作经验分享给同事们。为此,他还成为单位的小教员,自编自讲了多门课程,收益的不仅仅是本单位的同事,还有其他区的同行专程致电请教。伴随着智能化的升级,如今虹口出入境的每个窗口办理效率都比之前提高了两三倍。
窗口的效率问题解决了,赵昕开始关心窗口外的秩序问题。为此,他体验了每个办证流程,并根据大厅的客流动线重新规划,将原本m型的往复式办证流程改造成c型的回路,不仅避免了办证客流的对冲,还给每个环节点预留了应对大客流的空间,高峰时每位办证群众节约折返时间至少5分钟。
除此之外,如何让办证市民耐心等待也成了赵昕研究的课题,首先就是从排队领号开始。在赵昕的参与设计下,虹口出入境大厅增设了一套智能排队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类似银行取号系统,可以将不同办证需求的市民分流排队。市民领完号后可以安心坐在一边等待。赵昕在采购时就考虑到市民坐等的舒适性,换购了一批带软坐垫的椅子,“别看多了个坐垫,这在冬天坐上去差别可大多了。”
在窗口接待时,遇到办理业务的是聋哑人士,沟通成了最大的障碍。在受理过程中,赵昕特别准备了一本沟通本,上面印着办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问题,聋哑人士只要阅读沟通本上的问题并回答“是”或“否”就可以顺利办理。久而久之,赵昕还通过自学掌握了基础的手语,有时不用沟通本,就可以直接和聋哑人士沟通。赵昕说:“有时候我一打手语,对方感觉像找到了知音一样。所有手续办完后,他们还会专程来到我的窗口,用手语对我表示感谢。”
虹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