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映入眼前的绿茵,流水潺潺,环绕整个生态园,怎一个美字了得。
永联文化生态园的前身是一个堆场。老百姓们的生活垃圾,它收纳;附近工业厂房的废弃垃圾,它收纳。违章搭建、无证经营、电线私拉、河道黑臭等曾让这里“臭名昭著”。
经过“五违四必”整治和永联“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5月永联生态园初步建成,建成后,吸引了周边村、居民和企业员工在这个“天然氧吧”中漫步。然而,在大调研过程中,通过对村民和周边居民的走访,大家对这片绿地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集取了百姓的智慧后,永联村快马加鞭,通过6个月时间精心升级改造了这座文化生态公园,希望能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推动文化繁荣。
生态之美:园中能赏景、园中能锻炼、园中能娱乐
永联文化生态园占地面积有39600㎡,利用低碳环保的石材、木材,结合儒家五常思想、孝道文化,打造成了三路(先锋路、孝道路、五常路)、三亭(颂雅亭、中和亭、道婆亭)、一桥(孝道桥)、一画廊(永联村文化廊),一舞台(百姓大舞台)的文化公园。
园内种植多达几十种植物花卉,结合地形起伏配以模拟生态群,打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让百姓园中能赏景、园中能锻炼、园中能娱乐。
文化之风:打造“文化广场+百姓戏台”文娱模式
百姓戏台,这个在武侠小说里看到过的名字,如今却来到了永联村民的身边。永联村新建的百姓戏台就建在生态园的健身广场处,不仅可以适应文艺、戏剧的演出,也可以放映露天电影。此外,除了老百姓的自娱自乐等演出外,文体中心还包配送到村,其中,每月两场电影,每两月一次演出,不定期配送一些梅陇团队演出等文化娱乐就足以让村民大饱眼福。最近的一次演出是5月16日下午由梅陇镇文体中心沪剧沙龙带来的沪剧《折子戏》表演,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及周边居民前来观看。
德孝之恩:时时处处见底蕴
童谣中所唱的“黄婆婆”便是黄道婆,她曾在松江教妇女门棉纺织技术,制成先进的纺纱工具,带领松江的纺织业发达起来,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而永联村置放黄道婆的塑像,是因为有史料记载黄道婆在世时曾来过永联村传授技艺,让老百姓们学习到了先进的纺织技术。所以,永联村建此座像,为了纪念她所做出的贡献和表达对黄道婆的深深感恩。以传承弘扬“衣被天下”的崇高的精神为目标,为永联村当地村民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观的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建设融入到生活中每个角落。所以,在永联村文化公园内,称得上是时时处处见底蕴。
由门口看去,便是一棵硕大的树根,取义于《孔子家语·好生》:“其树根置本,备豫远矣”,希望民族文化能继续发扬。
入园内的近30吨石雕上镌刻的:人文梅陇卓越灿烂,和谐永联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浓情厚意,文化自信根脉长存,更是寄托了梅陇人民的文化自信。
五常路上的“仁、义、礼、智、信”传达给了百姓,作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拥有这些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孝道桥旁石雕群上的《二十四孝》浮雕画将中华民族的深厚孝道文化娓娓道来。
梅花形象的时钟代表着梅陇的城市精神,时钟雕像上的24字核心价值观时刻更是提醒着百姓要牢记国家、社会、个人的行为准则,以及道德标杆。
生态园融文化于园中、融感恩于景中,用美丽景色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