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设计,关注课堂评价——第四届普陀杯小学自然展示活动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举行
2018-5-24 0:00:00发布81次查看
5月10日,在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举行了第四届普陀杯小学自然展示活动暨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区域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强教学设计,关注课堂评价。上海市自然学科教研员赵伟新老师,普陀、嘉定、宝山、崇明四个区的自然学科教研员以及来自各区的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周唇唇老师执教了《腐烂》一课。周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方式,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腐烂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运用显微镜及数字化工具,从微观的角度观察腐烂物体的表面,了解腐烂食物的特点,指导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等发生腐烂;最后,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物体腐烂快慢的因素,培养学生长周期观察的习惯。
课后,来自文达学校的王伟宗老师对《比较声音的传播本领》这个主题内容进行了实验说课。王老师从二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这个实验的创新点:1、利用实验器材有效控制实验中的变量;2、利用dis声级实验传感器,减少学生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继而,普陀区教研员姚蔚老师主持了研讨活动。来自各区的老师们分别就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嘉定区自然教研员陈健老师分别从教学任务分析、活动设计合理、设备与技术运用创新等三个方面对周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了精彩的点评。陈老师还对“腐烂”原因做了精确解释,对概念归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最后,由市自然教研员赵伟新老师总结本次活动。赵老师表扬了我区以活动组织方式和学习认知方式的改进促使活动方式的变革为抓手,系统地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肯定了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两块板”——白板和平板,成为教师和学生表达与表现的工具,也成为了课堂组织方式变革的工具;课堂资源在形式上向数字化、资源型变化,以任务促进操作,以学习经历落实学习要求,丰富而精准地提供数据。赵老师建议将科学阅读带入课堂,?熟练掌握平板操作,注重?评价汇总的时机。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