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市场监管局探索“组团式”、“项目化”运行机制
2018-5-23 9:29:21发布73次查看
自“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注重发挥“3+1”机构整合优势,以“全覆盖、壮声势、一门式”为原则,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他们专门成立了园区调研组、质量提升调研组、走千家企业调研组、城市精细化管理调研组、无证照治理调研组等5个调研小组,紧密结合工作职能,强化调研工作的针对性。
不仅如此,为避免重复上门给企业增加负担,他们还积极探索“组团式”、“项目化”运行机制,通过内部资源科学化配置,促进“一次走访、综合协调、全面服务”。至4月底,区市场监管局共开展调研走访190余次,梳理出各类问题63个,建议20余个,现已自行解决问题57个。共收到责任清单64件,及时督促落实,共形成“边调研边解决”清单56件,措施清单2件,尚未解决的责任清单6个,解决率为87.5%。
聚焦热点问题优化营商环境
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毅荣告诉记者,在调研中他们发现,许多群众和企业很关心企业的开办问题,集中反映了审批时间长、中间环节多、提交材料繁复和部门盖章多等问题。为此,他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局,提出争当全市五星级“店小二”的口号,并推出涵盖“放、管、服”等三个方面的优化营商环境18条措施,以大调研为契机,努力将这些举措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惠及群众和企业。今年4月1日,全市“一窗通”平台正式上线后,企业开办环节由原本的7个减少至3个,企业开办企业时间由平均22天缩短至5天,市场监管局还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进一步压缩为3天,实现了“一表填写、全网通办”。
目前,全区新设企业从材料递交到领取营业执照平均耗时2天,比法定时限提速86.7%。截至4月底,全区企业数量达129999户,同比增长7.62%。2018年1月至4月,全区共新设企业5362户,同比增长1.61%,日均新设企业66户。
提升服务品质引导企业发展
三年前,当威马汽车公司刚来青浦时,区市场监管局就为其在企业开办环节上提供了针对性服务,使其能顺利落户。在此次大调研期间,他们又走访了这家“独角兽企业”。当企业负责人了解到大调研的情况后,又针对企业的现实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诉求,如组建集团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独立设置汽车销售公司和采购中心等。本着边调研边解决问题的初衷,区市场监管局当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指导,并落实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开展好大调研,我觉得我们职能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王毅荣说,要学好新知识,不断深化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认识,特别是对重点企业和项目,不仅要了解和关注企业的单次需求,更要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更好引导引领其发展壮大。
同时,开展好大调研,不仅要关注服务发展的大事,更要注重在走访中倾听民声,尽最大努力回应和解决关乎百姓的实事、小事。为此,区市场监管局针对于居民群众反映的部分集贸市场内公平秤使用年限长、维护管理差、损坏破旧严重等情况,组建了“民生计量服务队”。3月起,他们对各街镇(社区)范围内的各商家使用的电子秤开展了免费定点检定服务。
联系重点工作提升队伍建设
王毅荣表示,下阶段他们将继续把大调研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为民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是与进博会保障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调研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工作联动、职责明确、措施明确”的重大活动长效保障机制,守住守好展会期间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费安全等底线红线。二是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通过调研进一步找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以更多的制度创新、政策突破,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与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坚持问需问计,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对“区市场监督局”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涉及市场监管职能的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的马上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形成合力解决,努力破解市场治理中的顽症痼疾。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