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播出时间:每天早上8:30-9:00,
重播时间:当天13:00-13:30。
关注上海松江,后台回复“城市精细化管理”,即可获得各街镇的具体播出时间。
本期节目邀请到石湖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孙文杰。
孙文杰首先介绍了石湖荡镇在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并表示,石湖荡镇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力求通过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到2020年,逐步形成“法制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奋力开创美丽石湖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随后,孙文杰与4名村居民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老旧小区停车、充电难
孙文杰回应,石湖荡镇的居民区除了动迁安置小区恬润新苑之外大多都为房龄较高的老旧小区,小区内原有的配套设施的确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电瓶车充电、停放电瓶车的需求。
对此,石湖荡镇从去年11月起,率先在楼道乱停放电瓶车情况较为严重的恬润新苑居民区进行创新试点,在不破坏原有绿化的情况下,新建了23套露天室外智能充电桩及电瓶车停车场地,可容纳184辆电瓶车同时充电。截至今年5月,露天室外智能充电桩已基本覆盖恬润新苑小区内多层户型区域。有效缓解了小区内电瓶车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同时也保障了居民的楼道整洁、消防安全,还居民一个畅通无阻的“绿色生命通道”。
下一步,石湖荡镇会继续倾听居民们的诉求,以实际行动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把露天室外智能充电桩陆续推行到全镇小区,针对不同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和改造,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河道整治后续行动
孙文杰回应,石湖荡镇还将继续推进水环境治理这项重点工作。如今,镇里制定了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作为石湖荡镇实施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消除劣v类水体治理计划的第一年,镇政府会继续加大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诸家市河
对此,将首先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执行区域污水处置规划,推动二级污水管网改造,对企事业单位、集镇商铺雨污混接情况进行“回头看”,严控污染源直排河道零容忍,加快建设和改造2139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计划在2019年列项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其次是完善农业设施条件,充分利用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清理无证网簖对河道阻水的影响,加强种养结合点污染防治,把控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另外要实施生态治理,改善水环境面貌,因地制宜对部分河道开展植皮绿化,持续巩固现有河道整治成果,结合美丽乡村,无违村居创建,开展“一镇一景、一村(居)一河”创建活动,打造亲水环境,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河道水环境面貌。力争在2017年完成整治黑臭河道的基础上,2019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河道工作任务,并将在2020年保证断面河道水质达标,全镇水环境面貌有显著提升。
李塔汇事务办理
孙文杰表示,石湖荡镇是2001年1月由原石湖荡镇和原李塔汇镇合并而成,并镇后像镇政府、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市民服务单位都集中在石湖荡地区,而大量的居民居住在李塔汇地区,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目前李塔汇作为基本管理单元,镇里将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李塔汇地区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满足各类市民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石湖荡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即将投入使用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天然气接装工程
孙文杰回应,2018年春节前,恬润新苑作为浦南地区首个接通天然气的小区,居民用上了天然气。今年3月初,石湖荡镇已经再次与松江燃气公司召开协调会,重点规划和调整我镇2018年及远期管网设计方案,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将天然气全覆盖石湖荡镇域所有小区。
恬润新苑
今年,石湖荡镇计划完成李塔汇集镇道路二级管网敷设,对李塔汇集镇内6个小区年内同时完成天然气接入,其中育新小区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正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前期设计工作,塔汇路、李塔街的二级管网敷设将在6月启动实施,2019年将启动推进石湖荡西区集镇内小区天然气接入。
此外,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是否能加大力度打造一些文化和生态等旅游产业品牌、松蒸公路何时能扩宽和安装路灯等问题,孙文杰纷纷耐心做出回应。
与此同时,市民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或者拨打石湖荡镇热线电话57752033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孙文杰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的感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调研手记:只有走下去,才能与这片热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我来到石湖荡镇工作近一个月了,从原先的匆匆路人,到慢慢深入镇区、村庄、园区、田头,不仅让我对石湖荡的美有了更深体会,还在与群众的对话中,更直观地了解了石湖荡的发展,体会到民生的需求。当工作中的难点与堵点渐渐显现,肩膀上的责任也在渐渐压实,我与石湖荡这片热土也建立起了更紧密的联系。
用脚丈量才有更真的感受
初来乍到,许多工作、许多问题必须走到现场一线,才能了解、才能破解。
比如许多群众都关心的松蒸公路的拓宽。这条路的主要特点就是路窄、车多、路口多、没路灯。路确实窄,双向单车道共7米宽,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两侧还种了大量水杉,再往外就是基本农田。车确实多,无论早上七点多还是晚上七点多,电瓶车、行人与机动车流几相交汇,交叉路口又多、又没路灯,拥堵与隐患互相交织。今后的拓宽也不简单,两旁挺拔的水杉赏心悦目,但迁移后很难种活,是简单拓宽还是需架设平行道路?
一条路的问题,不仅涉及交通安全,还涉及区域发展、人口流向。首先这是个发展中的问题,车多了,这些车从哪里来,过境车辆有多少,最影响交通的大型车辆能否禁行;车多主要源自人多,涌入的租户会不会成为常住人口,还是随着二级水源保护区企业清拆的推进而减少?这也是个综合性的问题,松蒸公路是市级道路,需要市级立项,旁边是基本农田,需要规划调整,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单凭镇里就能解决的。
问题再多再难,总要着手去做。庆幸松蒸公路已得到了区级部门的关注,除了立项上规划调整上的积极争取,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安全措施的到位。比如对道路实行限速,对大型车辆实行限行,在道路两侧的道口安装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对道路两侧道树进行修剪,增设路灯等等。类似的问题莫不如此,多跑跑现场,多看看现状,多听听需求,总会有更全面的体会。
用心沟通才有更大的合力
事关群众安全与利益的问题,不仅要“有所呼、有所应”,更要力求凝聚群众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理解是基础,支持是动力。
比如农民自建房出租管理特别是电瓶车停放充电管理的问题,广受各方关注。近几年有几个村的租户越来越多,村民租金收益水涨船高了,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了。因为租客多,有的电瓶车停满了农民自建房的大厅内,充电时飞线、过载等隐患频现,又挤占着逃生通道,非常危险。
经过多方调研,我镇首先在三个村依托村规民约作示范性推进,约定每户自建房的副业用房不能住人,由村里投资改造成电瓶车的集中停放和充电点,规范布线,更新插座,安装喷淋式灭火装置,有条件的副业用房还另辟一处厨房,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消除火灾隐患。
倡议看似有效,但村民的收益会明显减少,如何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唯有靠镇村两级挨家挨户、耐心细致的走访沟通,走得上还要说得上,说得上还要推得动,推得动还要全覆盖,通过宣传沟通,使村民从抵触、到理解再到全面的支持,举措得以切实推进,还得到了一片叫好声。下一步,我们将把这项工作在全镇进行推广。
绿色发展才有更美的未来
在石湖荡,生态红线控制范围占到了镇域面积近80%,似乎处处受限。但收起规划图纸,走到田间地头,则有了另一番想法,我们是浦江之首,生态就是我们的资源,这资源胜过工厂林立,胜过人流如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浦江零公里起始的三江交汇之处就在石湖荡,以浦江之首为品牌,我们还有乡间的田水路林村,有黄浦江上唯一的岛屿——泖岛,以及江边的巨型渔网,有金泖渔村等各类农业休闲旅游配套设施,还有采摘节、收割节等各类江南农耕文化品牌,引人注目、让人流连。
我们的两个集镇区分别有两处古迹,在李塔汇有李塔,相传是唐代李世民第14子曹王李明所建,塔中珍宝现存松江博物馆;在古松则有江南第一松——罗汉松,据说是元代文学家杨维桢手植,乾隆皇帝亲提“江南第一松”,文脉久远,底蕴深厚。
我们在做的,不仅是保留好、保护好、挖掘好,还将通过清拆减量打通水岸线,不断完善旅游的线路设计和设施配套,还将通过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不断引进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找到真正属于石湖荡的绿色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