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汽车之心"能否在浦东实现"逆袭"

2018-5-24 10:02:03发布64次查看

浦东在整车制造、汽车电子零部件、动力总成、底盘技术、高端电控、车身电子、新能源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产业链之间配合紧密、发展均衡。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浦东在“汽车之心”的产业环节有何企业布局?中国发动机落后国际一流水平的局面能否扭转?
  依托上汽发动机正迈向自主研发
  一般而言,发动机制造是整车企业的一部分。浦东的两家整车企业之一,上汽通用金桥基地生产的发动机主要包括lge系列大型直喷发动机、上汽与通用合作研发的sge系列发动机、小型c系列三缸增压发动机和ecotec系列发动机。
  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主要生产k系列、sge系列和mge系列3个系列发动机。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之路经历了收购技术、联合开发和自主研发三个阶段。k系列发动机收购自英国罗孚公司,是上汽回归自主品牌初期的一种过渡选择。
  2010年,上汽对外宣布与通用正式启动新一代高效动力总成的联合开发。这是中国车企首次与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在动力总成这一核心技术上进行联合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标志着中国车企真正走向包括研发在内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前端。
  2015年,上汽发布了“芯动战略”,其中“蓝芯”专注传统动力领域,“绿芯”主打新能源技术。2020年将投产下一代“蓝芯”发动机和变速箱,其性能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浦东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制造的企业有21家,但国内发动机制造都由整车厂的发动机分厂垄断,其他的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规模都不大。2016年浦东发动机制造行业内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霍尼韦尔、克康两家企业。前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生产商,后者主要做三元催化转换器和排气控制系统。
  抓住机遇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发动机
  尽管上汽在发动机制造方面作出了自主研发的努力,但总体而言,汽车产业最基础的三大件——底盘、发动机以及变速箱,我国一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发动机领域更是如此。主要问题在于:核心技术缺乏,材料、工艺和质量控制落后,关键零部件国产品牌比例较低。这是由于工业基础落后、重盈利轻研发的产业氛围,以及缺乏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尊重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调研组认为,浦东如果要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实现“逆袭”,可以从三个角度发力。第一,注重技术的积累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发动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第二,夯实零部件配套体系。支持优势特色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鼓励企业完善配套采购体系。第三,提高体系创新能力。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实现技术成果产品转化和市场应用。
  而在新能源车强势崛起的背景下,浦东可以尝试在汽车发动机设计和零部件入手,带动该产业环节实现突破。一方面,尝试发动机中性化道路。即,零部件企业脱离原有整车厂的体系,成为第三方机构为全市场供货。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崛起、传统燃油车产能受限的市场环境下,鼓励本土或合资车企通过发动机的中性化提高行业集中度,摊薄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费用,提升规模经济效益,是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发动机的一条可尝试的道路。另一方面,关注发动机研究短板。例如,行车电脑ecu是国内发动机研究的短板。在国外技术封锁与国内部分车企大搞逆向研发的夹缝中,国产ecu的开发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只有突破这个瓶颈,自主产权发动机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这或许给以人才聚集为优势的浦东带来“点突破”的可能性。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