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九亭居民自建表演队 文化生活更精彩
2018-5-22 11:05:32发布75次查看
位于九亭镇涞亭南路888弄的三盛颐景园小区有20多支文体团队,涉及舞蹈、时装、刻纸、戏曲、腰鼓、手工串珠、太极拳、十八法等,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郑跃明说:“这些团队都已基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让“宅女”走出家门
颐景园舞蹈队成立于2007年,田春桃担任队长至今。田春桃是文艺积极分子,又是楼组长,她出身于艺术之家,她说:“舞蹈队刚成立时,就吸引了20多个人参与,有的人有一定基础,有的人是零基础。”现在,舞蹈队的队员们,所会的舞种包含独舞、排舞、民族舞、形体舞、交谊舞等。
田春桃带领队员们自编自演了《计划生育就是好》《走向新时代》《开门红》以及有关垃圾分类、旅游节等主题的舞蹈节目,也曾进过社区、学校、敬老院、阳光之家、康复中心等进行公益演出。田春桃说:“通过跳舞,让一些喜欢宅在家里的人走出家门,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队员冯宝珍今年61岁,原来住在长宁区,2008年迁居颐景园小区。之前,冯宝珍性格很内向,不大敢跟人接触,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演。冯宝珍说:“参加舞蹈队以前,我就在家对着电脑打牌,要不就看电视,那样对身体很不好。”加入舞蹈队后,第一次参加表演,冯宝珍全身发抖,在田春桃的鼓励下,最终克服了心理障碍,现在冯宝珍参加了不少文体团队,成了楼组长。她觉得生活多姿多彩,日子过得也很快乐。
为老人提供“舞台”
颐景园戏曲队成立于2014年,有30多名队员。队长是王惠琴,主要表演越剧、沪剧、京剧等,演出的越剧剧目主要有《红楼梦》《碧玉簪》《白蛇传》等;沪剧剧目主要有《雷雨》《金丝鸟》《罗汉钱》《芦荡火种》等;京剧剧目主要有《梨花颂》《霸王别姬》等。王惠琴说:“戏曲团队每周有活动,不少票友来参与表演。”
在这些老人当中,年纪最大的朱泉根已经95岁,他的老伴儿刚去世。朱泉根非常喜欢越剧,每天都到居委会戏曲活动场所唱戏,有时候颐景园戏曲团队外出公益表演时,朱泉根也会上台表演。金美珍今年86岁,以前从事财务工作,退休后每周两次到居委会唱戏,她觉得很幸福。
王惠琴说:“老年人容易寂寞和孤独,戏曲队能给他们提供娱乐和表演的舞台,他们很开心。”虽然,戏曲队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却也有一位小朋友,名叫周锦璐,今年才10岁。周锦璐从6岁开始跟着团队学唱戏,现在她已经学会了几段,有时也会参加表演。
让居民“时尚”起来
颐景园时装队刚刚成立两年,却是小区里非常活跃的团队,这要归功于时装队队长戴爱泽。戴爱泽本是湖北武汉人,原为武汉市某老年时装队的负责人之一。2007年戴爱泽来到怡景园小区居住。2016年3月,她主动牵头,带着一帮伙伴儿,成立了颐景园时装队。
当时,除了戴爱泽是专业外,其他人都是一窍不通。戴爱泽就专门整理了一套训练方法,包括形体站立、走路姿势、手型摆动、扭头扭脸等。目前,时装队已经学会了伴奏下的时装走秀,并多次在小区舞台、养老院等地表演。
松江区文化资源配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区活跃的文体团队有860多支。全区有330多个村居,这一个小区就有20余支文体团队,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接下来全区要推广五星级村居评选,也要挑选相应的文化能人进行培训,让‘百姓艺堂’更加丰富多彩。”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