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方松街道垃圾分类有奖惩 价格调控多保障
2018-5-22 11:04:36发布78次查看
早上9点,方松街道开元新都的垃圾房里,分拣员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倾倒在分拣台上,3名分拣员熟练地在分拣台上开始垃圾分类。分类完毕后,干垃圾直接进入压缩机内压缩,湿垃圾则委托净达公司统一清运。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说,方松街道实行的是由物业安排分拣员分类生活垃圾并且给予补贴的政策。
“我们有一套干湿垃圾占比和相应补贴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干湿垃圾分得越精细,补贴得越多,最高一档为湿垃圾占比95%以上,补贴为每户5.7元。”据介绍,开元新都的这套对于保洁员“干湿垃圾分拣”的激励机制已经在方松街道内的所有小区实行,而我区其他街镇也有各自的激励机制,用以提高干湿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保洁员、物业、居委会多方合力把控干湿垃圾的源头分类,为的是降低单位生活垃圾处置成本和生活垃圾管理全过程社会成本等,此举得益于区环卫部门早在2013年就开始实行的对街镇垃圾分类的补贴奖励政策,将垃圾减量与末端处置费结算优惠力度挂钩,根据每年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工作进行针对性的价格调整。“松江是垃圾分类的试点区,我们在许多工作上都作了尝试和创新,对于干湿垃圾处置的价格调控就是其中之一。”区环卫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环卫部门对在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完成当年年度减量指标和湿垃圾指标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调控的基础上,各街镇作为实施主体,根据自身实际制订了相应的干湿垃圾分类制度,比如泖港镇通过新建标准化垃圾房、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湿垃圾积肥池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处置水平。
去年开始,我区在垃圾处置费中又将可回收垃圾考虑在内,按照“计划管理,超减奖励,资源回收挂钩”的原则,安排奖励。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去年我区完成垃圾资源回收“一镇一站”的设置工作,作为全市率先试点区域,建立“五个统一、五个公开”的管理标准,废品回收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落实建成小区回收网点、社区公共交投站、镇级分拣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健全废品回收点、站、场回收网络,实施规范化服务。“从前塑料瓶、废纸张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经常处于无人收的尴尬境地,垃圾资源回收不仅能积极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也是‘小本大利’、变废为宝的好事。”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起市相关部门要求各区制订差别化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按照干垃圾量、符合质量要求的湿垃圾和可回收分类量分别核定。对部分垃圾要进入市属设施,实现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分类量达标,且干垃圾控制量超额完成控制量下限的区,给予生活垃圾处置费10%减免优惠。“未完成垃圾减量指标的不享受优惠,超出部分加倍收取。我区经过多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价格调控,基础扎实,今后将以源头分类为基础,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区环卫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