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排在第13位的这个姓你了解多少?
2018-5-21 15:40:43发布94次查看
馆藏《崇明倪氏家乘》一册,宣纸印制,2015年11月由竖新镇倪振昌续修并由其甥施虹健捐赠。内容有原序、家训、历代像图像赞、崇明县大新镇倪家河沿老宅图、崇明县油车桥老坟图、世系图、倪希平年谱、清末《倪氏家乘》部分资料等。综合该家谱的记载,大致可以勾勒倪姓渊源、迁徙崇明及繁衍生息的情况。
相传倪姓的远祖为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倪宽。家族发源地为“千乘”(乘音剩,今属山东),故以“千乘”作为家族的郡望、郡名。在元末,有倪浃(字仲和)、倪洽(字心和)兄弟,因避兵乱(指徐寿辉起兵)从“江宁府句容县”迁居崇明州州城西街、东街。自明清至当代,子孙繁衍,多达万人。为便于区分,别称“西份”、“东份”,又称“大房”“二房”。下分“锦公支璞公后”“王擢公后新支”“淮公后”等支派。据1998年上海谱牒研究会以1997年11月30日崇明县在籍人口为基准的调查数据,倪姓,共有17210人,占人口总数(691965人)的2.49%。在崇明岛上,倪姓排名第13位,算得上大姓之一。
倪姓在崇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倪天成,明永乐年间曾参与编修县志。倪千骥,万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知县,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中提及他。倪文辉,清康熙进士,内阁中书。倪为贤,清代拔贡生,曾任玉田知县、遵化知州,事迹收录入《清代碑传集》。家住原五滧乡滧村大队(今属堡镇)的倪璠,字鲁珍,乾隆举人,因参加省试时名列前茅,被称为“经魁”。倪天德,道光末年考中寿副榜,墓地俗称“旗杆沟”(位于建设镇东平村)。倪珠,清代诗人,著有《虚白书屋遗稿》行世,海门《师山诗存》收录其不少诗篇。倪定得由行伍出身,一跃而为台湾参将、福建水师提督(又称厦门提督),颇有传奇色彩,民间称他为“巡海大将军”“不贪将军”,墓在新河镇日新镇东,传记载入县志、国史馆列传、《在台湾的崇明人》等。倪介桓(1901—1951),家住竖河镇以北倪家河沿,是近代文化名人,著有《大拙文集》。
以倪姓命名的古地名甚多。如倪恩状、倪恺状、倪家庙、倪家堂(教堂),分别位于今城桥镇、建设镇境内。倪家河沿,位于竖新镇境内。新开河镇东首原有“也山园”(荷花电扇厂址),因清乾隆初年间孝子倪元筑泥山娱亲而得名。北堡镇有“倪龙江桥”,名载雍正县志。南堡镇绅商倪葆生(1884—1958)故居,名列崇明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