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松江二中有个“每邹一课” 学生执教数学拓展课为何那么圈粉?
图说:学生邹吉在为同学们讲课 校方供图(下同)
“邹吉,今天数学课你教什么内容?”没听错,被同学们直呼其名的邹吉,还真不是什么老师,就是一名普通的高一(9)班学生。每逢星期二中午,都是他上数学拓展课的时间,听课的同学来自年级里的各个班级,60多个同学有的带把折叠椅加座,有的只能站着听,将教室挤得水泄不通。高中数学课竟然由学生自己执教?这就是最近发生在松江二中里的新鲜事。
李萍是邹吉的班主任,教数学。李老师回忆说,上学期她请假了一段时间,虽然班上来了代课老师,但作为学习委员的邹吉,却在那段日子破天荒地利用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温习数学课的内容,有时还充当起小助教,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上学期结束前几天,邹吉向我提出,想给同学们上一堂拓展课,内容是函数求导及应用。这个知识点在新编的上海教材中已删除,但在全国教材里仍被保留了下来,如果掌握了,学其他函数问题或许会更方便些。”李老师说,早就听说过邹吉在她病假时有过讲课的经历,这次就坐在教室里旁听,果然讲课条理清晰,对数学知识的推理、演算十分精准,显然是用功备过课的。“那次是两节连上的课,我事先对邹吉说,他上一节半课,第二节课的后半段留给我再讲几道其他的题目,但没想到邹吉一个人足足讲了两节课,同学们还听得津津有味。板书、提问、巡视、请同学上黑板演算,一板一眼完全是正规的数学课范式。”李老师赞赏有加。
图说: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学期,年级组对班级进行了调整,原来9班的有些同学去了其他班级,但他们仍十分惦记着邹吉的课。就这样,邹吉执教数学课的事传开了,引得其他班上的同学也被圈粉进来,大家称之为“每邹一课”,并在年级里形成了一个以邹吉为领头人的数学学习共同体。中午有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每逢周二的“每邹一课”,听课的同学都是匆匆吃上几口饭就赶到固定的教室去抢座位,而邹吉的课一讲就至少一个钟头,直至下午第一堂课的预备铃声响起。
数学是强项,其他学科的综合排名都名列年级最前茅。邹吉是师生们眼里的学霸,但他对“抢老师饭碗”的事一点没在意,还一个劲地说:“老师和同学都很支持我,而且我讲的内容都是属于拓展性的,当然对将来的高考也会很有用的。”
“在松江二中这座百年老校里,为什么会出现‘每邹一课’的事情?”“邹吉同学的行为对于学校教学又将产生怎样的启示?”“为什么学生执教的课堂也那么有吸引力?”……这是这几天松江二中组织老师们正在探讨的问题。校长王铁桦说:“邹吉现象启发我们思考:一个以学习为共同目标的、智性的、民主的校园是教育的理想之一,而要实现这个理想,教育就应当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
新一周的“每邹一课”又来临。邹吉表示,一堂一个小时的课,备课也大约只需个把小时,因为要教的知识都是烂熟于他心间的。“上节课我讲的是二阶递推数列推导过程,课后有同学说讲得过深了,还一时消化不了。下一节课是上复习课呢,还是上新的内容,我还要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