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机关公务员宣讲团围绕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8-5-21 15:20:57发布65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讲全、讲准?作为黄浦区16支基层理论宣讲团中唯一一支全部由机关公务员担任宣讲员的宣讲团,黄浦区机关公务员宣讲团始终把宣讲的发力点放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最后一公里”上,在联系实际中“学懂弄通悟透”,在走进群众中“讲好讲准讲实”,在工作实践中“带头贯彻做实”,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提供知晓、理解、认识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良好平台。
联系实际中“学”
黄浦区机关公务员宣讲团由来自区纪委、区发改委、区委党校、党史研究室、文化、卫生、教育、人社等18个机关委办局的18名队员组成,从处级领导干部到机关科员都有,自2010年世博会成立,到2011年原黄浦、卢湾“撤二建一”重组,开展宣讲活动已有8个年头。“宣传党的声音,疏通群众的疑惑,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作为宣讲团团长的凌世安说,宣讲团每位成员至始至终都践行着建团的初衷,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机关宣讲事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其中,第一发力点就是在联系实际中“学懂弄通悟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大讲台上,宣讲人讲得好不好,听讲人是否能学有所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
因此,宣讲团成员在准备课程中,特别注重抓“三个对标”:对标中央精神——全面学。强调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专题培训和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专家讨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深刻;对标市情、区情——找结合。进一步学习了解市、区有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相关政策,进一步找准承上启下的桥梁;对标群众需求——搞调研。宣讲团成员在备课时都要开展课题调研,了解群众的思想反映,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选择确定适合自己的宣讲课题,进行备课。机关党工委组织集中备课、集中试讲、课题点评等,宣讲团成员进一步修改课件,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自己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三个对标’的准备,我感到比较好地坚持了基层理论宣讲的特色,那就是上接天线、中接梁柱、下接地气。”凌世安说。
走进群众中“讲”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中,机关公务员18名宣讲团成员确定了20个宣讲课题,有的侧重规划发展、有的侧重文教卫生等等。在宣讲活动中,成员们主要突出需求导向。在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地的“三进”活动中,机关党工委利用“双结对”平台,把每个人的宣讲课题集中起来,制成“菜单”由各单位选择。通过以上工作,把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宣讲反馈情况看,机关干部和党员群众对机关公务员宣讲团的宣讲认可度都比较高。
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员们坚持按照不同的受众,一课一备,不搞一稿通吃,注重把理论宣讲与政策解读结合起来,更好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把国家发展战略与市情、区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四个自信”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把理论政策的规范性文字与群众性语言结合起来,同人民群众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工作实践中“做”
由于宣讲团成员都是机关干部,区委宣传部对宣讲员们提出要求,宣讲团成员不仅课要讲得好,做人也要做得好,要为人师表,发挥表率作用。
为此,宣讲员们提出了“在用宣讲改变别人的同时,要首先改变自己、改进工作,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宣讲团成员都是来自各条战线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在宣讲过程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教育鼓舞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同志被评选为上海市优秀理论宣讲员,有的获得嘉奖等,宣讲团成员们通过在工作实践中“带头贯彻做实”,也进一步增强了宣讲时的底气、信心和说服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