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部分民办学校首次使用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框架
2018-5-20 4:41:51发布58次查看
昨天是本市幼升小、小升初报考民办学校面试的日子。今年约有1.99万人报名民办小学,预计报名录取比为1.4:1;报名民办初中的约有2.97万人,预计报名录取比为1.4:1。
记者发现,今年部分学校按照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自主设计面谈内容,全面考察孩子的综合素质,这让民办招生面谈多了更多的“素质教育味”。
情境游戏感受学习乐趣
为引导民办中小学结合学校办校理念和特色、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面谈,本市教育专业机构开展了幼升小、小升初入学准备研究,提出了多元化、倡导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框架。比如,幼升小主要考察从运动健康、语言发展、学习品质等五个维度来评价儿童的入学准备情况,采取与幼儿园游戏化学习相接近的诸如小组游戏、动手操作、故事听说等形式。
小升初则在面谈中设置相关模块,着重考察学生心理品质、分析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能力。民办学校可结合校情,侧重考察多个考查点的面谈内容,落实素质教育导向。虽然相关评价框架仅为研究倡导,并非强制性,但无疑为民办中小学面谈践行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部分民办学校今年首次将其引入招生面谈。
记者在闵行区协和双语学校面谈现场看到,该校吸收幼升小入学准备指南的研究成果,创设了“我是小小探险家”的游戏情境,设计了“夺宝小骑兵”、“世界真奇妙”、“智力大冲浪”、“快乐大森林”四方面的面谈内容,注重考查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快乐大森林”中,孩子们分组或跟着老师一起运动做游戏,或合作完成一幅森林的蜡笔画。
校长杜玲表示,这些活动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品质、身心健康、学习潜能,而且在轻松的情境游戏中,让孩子们体验充实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感受到小学学习的丰富与乐趣。
体育与德育比重达45%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则吸收了小升初入学准备指南的研究成果,对面谈的内容设计与评价作了与往年不同的调整,加强了体锻与德育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昨天的面谈现场分为体育活动、智力活动、德育项目活动三块,体育与德育所占比重达到45%。
比如,“德育拓展活动”着重在规定队形变阵与依据主题自由创作队形的“游戏”中,考察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领导力、合作力以及面对问题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副校长陈慧珍介绍,德育指标还重点考察孩子的尊重与合作力、倾听他人的能力。
学校还在其他面谈环节中侧重对于学生智力与心理素养的评估。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