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南京西路商圈又添新地标!百年老洋房“民立中学” 校舍今起对公众开放

2018-5-19 18:19:43发布76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程琦5月19日报道:2010年,有着80多年历史的原上海民立中学老校舍平移57米的消息曾轰动上海滩,如今,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经过精心规划的移位和多年的细致修缮后,重新命名为“查公馆”,并正式与世人见面。
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晓栋先生表示:“文化品牌代表城市软实力,商业则充当经济驱动力,文化与商业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将发挥巨大的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商圈乃至城区的协同升级。查公馆的重新开放将继续拓展商业综合体兴业太古汇的人文内涵,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南京西路商圈的又一文化地标。”
图片说明:邱氏住宅老照片(相呼应的东西两幢)
曾是颜料巨商豪宅与书香结下不解之缘
说起查公馆,其建于1920年,原是上海颜料巨商邱信山、邱渭卿弟兄发家时所建的宅邸,亦称为“邱氏住宅”。原为东、西两幢,兄弟二人各一幢,中间有花园相隔,花园中养虎,池水岸边有鸽棚,每天清晨2000多只鸽子一起出笼,威海路上空便是呼啦啦的一片,在当年商贾盛行的上海滩,亦可谓一道盛景。
图片说明:民立中学校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民立中学校舍毁于炮火,原在租界内租借的临时校舍不敷应用,亟须另觅较大房屋作校舍使用,便与邱家洽商租借了该住宅。于是从1940年到2004年,在长达64年时间里,查公馆都为民立中学的校舍。光阴荏苒,在近百年的岁月里,查公馆经受着人工和天然的损耗。其中,西楼于90年代民立中学改建时已经被拆除,剩下东楼作为民立中学办公楼。东楼的塔尖也由于遭受雷击和火灾毁坏而拆除。
这栋百年建筑所在的地块曾为上海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大中里”,在1999年,查公馆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2年,为响应旧区改造,大中里被重新规划,静安区的城市更新步伐再次提速。
图片说明:跨越10年,历时13天;2010年2月7日,整栋建筑成功平移
整幢建筑平移至威海路口,13天平移57米
也就在2002年,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取得土地使用权,发展优质综合项目(现为兴业太古汇),其中查公馆的驻留是项目开发面临的第一课题。
据悉,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因种种客观技术因素限制,地下空间的施工将对查公馆东楼所在的原位置造成影响。为了保护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资产,经专家反复技术论证,由香港兴业国际积极推动,最终决定采用当年极新的技术将整幢建筑平移。
2010年1月26日,整幢重约3300吨的建筑由液压千斤顶推动,在计算机控制的同步顶推系统控制下,以每分钟约两厘米的速度缓缓滑向新位置。在移位过程中,实时监测变形、应力、荷载、动力特性及沉降数据,并精确测定各点位移,以及时发现移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构变化的蛛丝马迹。2010年2月7日12时06分,历时13天,这幢老建筑平稳移至终点——兴业太古汇威海路入口道路一侧,完成了57米的新生之旅,移位后的专业检测确认保护建筑结构良好。
修旧如旧重今开放,“济世为民”揭幕展巧构亮点
平移过后的查公馆,经过多年修复,于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记者看到,一层为仿石材立面,二、三层清水红砖墙,在西式建筑风格中融入中式建筑特点,线条干净利落,有很强的立体感。室内装修也颇具匠心,如由红、黄、黑三色马赛克混拼而成的地砖、带有西班牙风格的螺旋麻花柱式栏杆、类莲叶包、覆莲、串珠为主题雕刻精美的装饰,小细节上精雕细琢处处惊喜。
图片说明:修缮后的查公馆外立面
“修旧如旧、灿烂如新”的修缮原则,使得重新面向公众开放的查公馆庄重典雅,具有浓郁的巴洛克式海派风情,与兴业太古汇的现代商业裙楼相得益彰,呈现出欧洲街区的感觉。漫步于此,上海近现代百年海派文化气息携裹着历史尘烟扑面而来。
与查公馆一同与公众见面的,还有“济世为民”查公馆揭幕展。据悉,该展主题则为“从大中里到城市更新”,用场景还原的手法、沉浸式呈现大中里地区的历史旧貌和其十几年间的演变进程,唤起参观者对旧时光的情感和记忆,并引导有关城市与生活空间的探讨。展览截至6月底结束,在此期间市民可通过微信平台预约参观。
兴业太古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更多丰富、多元的人文艺术类活动将为这座百年老宅源源注入新鲜的人文印记,让建筑成为人与城市的连接点,在映射城市精神与品格的同时,为上海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全力助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