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长寿路街道开拓新思路 助力社会组织新发展

2018-5-18 10:55:41发布74次查看
  东方网通讯员张慧凡、记者王佳燕5月18日报道:普陀区新会路55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式洋房,同时也是长寿路街道的一处“秘密基地”——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与公益促进中心坐落于此。中心汇集了170家社会组织的活动中枢,助力了“分享冰箱”、“少儿国学堂”、“周小燕合唱团”等多个经典项目孵化成长。
今天,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与公益促进中心正式成立一周年,也给街道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让中心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结合大调研实际,长寿路街道从问题出发,不断探索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有效引导。据悉,下一步,街道将重点扶持“雪中送炭”型社会组织,还将积极发挥长寿志愿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优势,打造发展闭环。
图片说明: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与公益促进中心
外部——打通“任督二脉”打造“发展闭环”
“内外兼修”是长寿社会组织今后发展的目标。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平介绍,“外部要打造'发展闭环',就是打通具有长寿特色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优胜劣汰的链条,形成闭合型发展模式。”目前,长寿社会组织发展有平台(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场地(公益促进中心)、有项目(2017年运转115个项目)、有资金(2017年长寿社区基金会提供295万基金支持)、有管理(长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行政审批业务管理),但仍缺少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人员。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探索志愿者服务中心如何发动志愿者有效地协同社会组织参与长寿社区治理实践中。”赵平表示,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社会组织“有项目缺人”,而志愿者服务中心“有人缺项目”的问题,打通“任督二脉”;另一方面,也将有效降低社会组织的人力运营成本,尤其承接公益类项目时。
前期长寿志愿服务中心已试点参与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的“认知症普及和筛查”项目,辅助其在长寿八个社区开展认知症好朋友、友好大使的招募,参与对认知症人员早期筛查。在此试点基础上,街道将进一步加大探索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各家社会组织有效地对接方式和长效地合作模式,进而降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本,形成外部发展闭环。
图片说明:居民参加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
内部——注重“积基树本”回归“公益本源”
长寿路街道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提升强调整体性,对内部优化则强调实用性。
据了解,长寿社会组织联合会共有成员单位170家,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锦上添花”型,即项目、活动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为主;另一种是“雪中送炭”型,即能切实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帮助政府突破社区治理瓶颈的社会组织。而这170家社会组织中,专业调处类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社会组织仅有13家,占比7.6%;长寿老龄化比例为35.9%,但专业为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仅12家,占比7%。
“接下来,'锦上添花'类的社会组织逐渐交给市场;而'雪中送炭'类的社会组织将是我们培育和扶持的重点。”赵平表示,这将有助于让社会组织回归到公益的基础和根本,也能让其真正成为政府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智囊和帮手。
目前,街道已从“老大难”的业委会工作入手,从居民区换届中挑选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退休书记,引导其成立社会组织,组建全新的业委会工作室。“业委会组建、换届等程序性工作并不复杂,之所以产生很多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做好业主的工作,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相互不信任。”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书记李锐表示,新的业委会工作室除了配备房办人员做好程序性的把关外,重点就是发挥退休老书记的优势,做好矛盾化解、隔阂消除等工作。
下一步,在新的业委工作室运行试点基础上,长寿路街道还将重点培育、扶持两类社会组织,一类是解决社区治理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矛盾问题,例如老旧小区电梯改造等,培育、扶持专业的调处类社会组织。另一类是解决社区特殊困难人群生活基础性、专业性的需求,例如失智人群的护理、独居老人的照料等等。
图片说明:去年5月18日,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与公益促进中心成立
前无先例可寻,旁无经验可鉴,一年来,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与公益促进中心在探索和实践中坚持优化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摸索前行。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300余场,带动社区中209个群众团队的积极参与,服务居民达2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170家社会组织中,有政府出资背景的社会组织比例由50%持续下降至20%,中心正在逐步实现着从“半行政化”到“自律自治”的转变。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