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你关心的问题 九里亭街道有答案、有措施

2018-5-16 17:44:58发布73次查看
  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本期节目邀请到九里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林华。
林华首先介绍了九里亭街道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开展的一些工作措施,随后与4名市民代表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志诚花苑小区群租问题
林华回应,知雅汇志成花苑群租现象的确比较突出,去年,街道整治该小区群租136户,占全年整治总量的13%。如碰到疑似群租的情况,可拨打12345或房管所电话37030195进行咨询和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所在居委会上报。
街道成立后持续加大群租的整治力度,通过严格小区门禁管理、出租户登记备案、网格巡查来强化源头管控,同时也开展联合整治,推进业主大会将群租禁止事项列入小区自治规约,并规范代理经租市场,通过居委会上门巡查,房管所不定期抽查,遏制群租苗头。
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资源
林华回应,街道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和致力于最基本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在九里亭小区以东,占地10.5亩,目前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和项目建议书初稿编制。敬老院选址紧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地面积6亩,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配备150个左右床位,目前已完成规划调整。为老服务中心预备选址在杜巷小区会所,建筑面积825平方米,服务功能有长者照顾、老年助餐、残疾人服务等,目前已在进行施工招投标。
文化设施方面,涞坊路408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装修完毕,内设图书馆、健身房、舞蹈室、剧场等,预计6月底开放。另外,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中心项建书已批复,选址在九亭四小西面,占地10.5亩,里面设有居民交流的各类社区服务用房、文化活动用房等。
河道污染
林华回应,林家港是一条断头浜,流经绿庭尚城、摩卡小城和源花城3个小区。在去年,在林家港全线建设了12座截污井和15座闸门井,在小区边的亭知路新建了污水管道,也完成了沿岸11户老宅基动迁,同时完成了林家港河道的水质生态修复,去年年底已基本消除黑臭,但水质情况还不太稳定。
近期天气回暖,街道已经监测到几条河道有黑臭反复现象,经排查,林家港黑臭反复的主要原因是绿庭尚城、九城湖滨等沿河小区及商铺的严重雨污混接,大量污水被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进而污染了河道,再加上林家港在沪亭北路断头,水体本身流动性不足,一旦污水流入就更容易发黑发臭了。为了治理黑臭,截流污染源,目前街道采取了应急措施,在九城湖滨小区雨水排放口新建闸门井4座、溢流墙1座,预计近期完工。
后续将对沿河所有雨污混接商品房小区和商铺进行分流改造。改造工程的实施还需要广大业主的大力支持,河道治理最终成效的取得更需要广大业主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奥林匹克花园小区治安防范问题
林华回应,街道今年结合“雪亮工程”项目和智慧公安建设积极推进小区技防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雪亮工程”项目将新增高清摄像头300多个,人脸识别系统108个,在人员密集和商贸中心新建高空抓拍系统5个,在进出街道的6个主要道路口安装高清设备30多个,预计今年8月投入建设,明年9月建设完成并试运行。此外,街道协调区公安分局在奥园小区试点住宅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将配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实时电子巡查系统、实体防护装置等49个,6月20日前完工。
雪亮工程、智慧公安和小区内部的技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还需要维修资金的支持和物业公司的日常维护,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当然,安全还要来自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根据安全需要安装防盗窗、窗户限位器等。另外,人防必不可少。物业保安巡逻,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都是实现群防群治的主要力量。
此外,对部分网友提出了辖区公交线路配车少、间隔时间长、五洲云景小区河道的水质问题,林华一一认真回应。市民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同时也可以拨打街道的37030169网格中心热线电话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林华主任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的感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大调研手记:
从面对面到心贴心——看得见问题,听得进意见,解得了难题
九里亭街道2015年从九亭镇析出,我被调任至街道担任办事处主任,再次回到这块区域工作,我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两年多在街道工作的时间里,我感受最强的就是来自居民的期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街道一些变化。
  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交互
近日,街道开展了“全覆盖”的走访调研,我和其他机关干部一起走入了居民区。我带队调研的是中大居民区。一天时间内我们12人,要走访26个楼道、360户联排别墅,完成对1703户对象的调研任务。出发前,我们准备好了“六个一”走访专用包,一张工作证、一支笔、一块调研问题记录板、一份调研对象清册、一叠大调研便民联系卡、一瓶水、一枚党徽。脱去了平时的职业套装,换上了运动鞋,当天我走了186户居民家,56户在家的都征求了意见建议,另外不在家的将联系卡放在门口,上面有反映问题的电话、邮箱和微信号。
此次集中走访调研,以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访,听到的都是大家说的“大实话”。有两点与我刚开始的想法不同。我开始以为,我们上门去听意见,居民会和我们“吐槽”,但是很多居民对我们能够来听取意见建议、问计问需表示惊讶诧异,随之又表示欢迎,对街道目前的工作情况表示肯定和理解,这让我非常感动。有居民说“小区外面的人行步道更好走了”、“沿街店铺变得更整齐了”。走访时,我们因为不熟悉别墅分布情况,找不到地址,推着儿童车经过的年轻妈妈又折返回来指路,居民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热情。另外,我认为居民可能会集中反映医院、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问题,但入户走访调研时,居民更多关注所居住小区的服务和硬件问题,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做好街道整体规划和配套设施这些“大事”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因为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
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1号楼道反映集中的是楼道走廊的节能指示灯,有好些没有灯泡。此外,应急指示灯标识缺失、消防设施设备缺损、门禁损坏、楼道堆物等现象也较为普遍。也注意到了7号楼102室张贴装修施工铭牌这样的好做法。在督促中大居民区进行整改的同时,我又请街道大调办对物业管理问题进行梳理,15个居民区共梳理出137个问题,下一步要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落实整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机制、长效管理。“业委会代表全体业主利益,如何规范运行?物业公司是业主的‘管家’,如何让他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这两个问题,我走访后一直在考虑。街道在有些方面不直接服务于居民,业委会有相应的议事规则,物业公司也有其服务内容,但是街道有职责对他们规范管理。街道去年关注到业委会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寻租空间,通过调研拟定了《业委会工作十项制度》,今年予以试行并再行完善,希望能达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让真正关心小区的居民为大家服务,也让物业管理变得更为高效优质。
让城市更像城市
与入户走访调研不同,座谈会上,居民代表们更关注街道整体的建设和发展。我近期参加的几次座谈,居民较多关心的是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菜场、公园这些服务设施的建设进度。
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之于街道,就像五脏六腑之于人,少了它们,城市缺乏“功能”。街道要补的短板很多,对区“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新增的配套设施,我们也正以更优的方案抓紧推进,如为了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快建成,将选址变更为净地区域,在九里亭小区以东,这样虽然调整局部规划有一定程序,但总体时间相对短,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辖区内遗存的209户老宅基,也让我经常睡不着。70、80年代建设的老房子,租户很多,安全隐患严重。这次大调研安排街道分组走访,我组的走访区域是秀浜南岸的几户人家,反映问题多是期盼早日搬迁,对此我心里早有预期,事实上这项工作也一直在推进,区政府也原则同意了以集中居住方式推进宅基地农户搬迁。所以,此次走访我们除了听问题,也要宣传政策,让老宅的农民安心,也请他们配合将来的搬迁签约工作。但现场已经发霉长毛的房屋、几乎家家渗漏的屋顶、用钢筋勉强支撑无法住人的楼房,让我觉得这项工作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去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居民提出,我们街道的绿化面积太少。除了去年在几个街角做了绿化小品,今年街道又在主干道边放置花箱,计划一年更换四批,做到“四季有花”。但最近第一批花种上,一夜之间,就有好些花被挖走,让我很是心痛。美丽社区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要靠大家一同努力来打造。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居民,能够把小家之外的地方,当作“家园”来爱护。
辖区可用于种植绿化的空间有限,“螺蛳壳里做道场”,就要想更多的办法。平面不够,我们就要往立体发展;公共绿化是需要的,家庭绿化也是鼓励的。所以我们提出建设“美丽庭院”的设想,要打造九里亭“有生命、会呼吸”的基础设施,以“自治+共治”模式,让有条件的商圈实施立体绿化,有兴趣的居民在家中开辟一方绿色天地,使街区更加美丽,使居民生活得更加惬意、更有品质——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才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唯有公心民心,方能唯实唯干。经过大调研,切实感觉作为社区工作者,要沉得下身子、看得见问题、听得进意见,要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入得了心,更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让居民真正得实惠。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