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浦兴路街道根据大调研反馈,聚焦居民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为了让“家门口”的健身器材更安全,对多个居民区健身苑点进行了改造。
如今,浦兴路街道多个居民区健身苑点已大变样。不仅环境更美了,健身器材更多了,早锻炼的人也增加了,文明健身已成为社区早晨一道靓丽风景。
浦兴路街道综合事务办主任周琼告诉记者,根据大调研反馈,居民对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的关注度高,且使用频繁。因此,街道近期集中力量,对社区文体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摸”。在历时半个月的巡检普查中,街道汇总40个居委健身苑点127处,健身器材共999件。排摸过程中,街道同时对部分老化、损坏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确保健身器材的安全性。
在日常管理中,街道和健身器材的供应单位签订了额外的维修保养服务协议,要求供应单位接到故障报修单后72小时内应急响应,5个工作日内完成维修与更新,确保器材正常使用。同时,供应单位也需要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器材进行及时拆除,排除安全隐患。
针对健身器材的日常维护工作,街道组织志愿者成为“维护员”,进行不定时巡逻。志愿者们在巡查中发现不文明行为会加以阻止,发现健身器材损坏会及时停止使用,并向居委干部反映情况。
此外,东三居民区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工学校进行共建,将居民区健身点化身为“志愿者服务基地”,由学生定期到社区服务,每月对改造后的健身苑点器材进行擦洗,以保持健身器材整洁。
周琼说,街道今年将落实3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居民“家门口”健身苑点老旧器材的改善更新。“借大调研的契机,我们将根据居民使用感受,将老旧器材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行整体更换,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