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出行,行人与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硬碰硬”谁也不让谁?小区门口车站等车稍不注意就滑跤?这些矛盾在桃浦镇不少居民区都时有发生,如果深入探究,你会发现,这矛盾的背后串联着众多问题。
在桃浦镇积极开展大调研走访过程中,雪松苑居民反映的这两个问题,成为了居民眼前的急、难、愁。为了破解群众呼声强烈的出行难题,在镇政府的指导下,雪松苑居民区开展工作,通过社区微治理切实落实解决。
人车混行如何破解
小区车辆“单循环”
据了解,雪松苑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属于市政动迁安置小区,共有188个楼组。目前,共有4342户居民,户籍人口9816人,常住人口约1.3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3100人,可以说是居住人口密集的地区。
此外,由于小区内还设有金苹果幼儿园、新杨中学、上海华环真南市场和物业公司,日常高峰时段人流量集中。据统计,雪松路大门(南门)早晚高峰时段人流量达86人次/分钟,早晚“必堵”,不但影响小区行人的安全,小区治安更是存在隐患。
为了切实解决当前现象,雪松苑三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对雪松苑居民区人车混行进行实地勘察和协调,收集业主、车主及驻区四家单位等多方面意见,共同商讨出小区车辆“单循环”的初步办法,即机动车由南门进,西门出。
但在执行该项目却牵出了更多的问题矛盾最尖锐的就是停车,松苑第一居民区书记张斌:单循环的推进势必会影响到小区停车,例如雪松苑第一居民区固定车位一共180个,整个社区的话大概能满足400个左右的车位,但通过居委会的摸排远远不止这些。
在小区楼组长的配合下,三家居委会自发对小区业主停车进行了梳理,并与物业登记的车辆进行了比对,数字触目惊心,周边沿街商铺、农贸市场等社会车辆抢占了小区业主的资源,这也是小区堵车占道、停车毁绿屡见不鲜的根源。
三位一体会议
听取幼儿园意见
要打通“单循环”道路的各个“结”点,必须下重拳出击。
借着小区车辆“单循环”的东风,在物业的配合下,居委会对小区进行了一次大整治。首先对非业主车辆进行了整治并清退,包括停留在小区内的社会车辆、小区北门消防安全通道随意停放的车辆等,一发现返潮现象,再次整顿不停歇。其次,派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队对共享单车进社区现象进行劝导,对逆向行驶的车辆进行疏导。
并在此基础上,将方案再升级。充分听取广大居民和镇人大代表的建设意见,对南门和西门进出口处加装护栏和行车标志行径标识,要求进出的三轮车也实行“单循环”路径;对东门乱设摊、乱堆物现象进行整顿;对北门消防通道凹凸不平的地面进行修复并安装可拆卸立桩等。
经过几个月的实验,人车分流后的优点也渐渐体现出来,来往的行人感受到了安全,一些本来不理解“单循环”项目的居民,也纷纷点赞。雪松苑第一居民区书记张斌:项目还在逐渐完善,但小区老年人、学生、接送家长已经感受到了实惠。如今,我们正与金苹果幼儿园对接,争取在细节路段上优化方案,保证大家的通行安全。
南门和西门进出口处加装护栏
整治北门前,社会车辆随意停放
整治北门后对凹凸不平的地面
对逆向行驶车辆进行疏导
对共享单车进社区现象进行劝导
车站等车“滑一跤” 整顿商铺是关键
在此次大调研走访中,雪松苑居民区门口1230便民巴士停靠站点污油严重的情况,也让老百姓怨声载道。
究其原因:原来站点旁有有一处餐厨垃圾回收点,由于周边餐饮商铺清倒不规范,导致地面油污成片,虽然镇市容定期开展地面清洗,但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人行道较为宽广,一些食客将轿车开上人行道上,导致地面砖块松动不堪,一些老年人稍不注意,就容易摔倒。
整治前 ,1230便民巴士停靠站餐厨垃圾回收点污油严重
日前,在镇市容所的牵头下,镇城管中队、普环三分公司、桃浦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雪松苑第一、第二、第三居民区书记及周边餐饮商铺代表召开相关问题协调会,要求餐饮商铺遵循餐厨垃圾回收、“三废”不排放,责令一周整改。物业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进一步规范雪松苑沿街商铺文明经营的情况。原餐厨垃圾存放点处也改为废物箱。
此外,对于人行道停车问题,镇相关部门也快速处置,对雪松苑居民区大门两侧安装石墩,并对人行道松动的地砖进行重新铺设。
据悉,雪松苑社区将派志愿者巡查配合物业共同治理沿街商铺,让小区外环境变得更整洁美丽。
相关问题协调会
对雪松苑居民区大门两侧安装石墩
整治后的1230便民巴士停靠站
雪松苑居民区治理任重道远,通过大调研,三家居委会通过“三位一体”解决了出行问题,如今,雪松苑居民区无违居村创建正逐步推进中,通过对小区内外违建整治,让小区整体面貌有所改变,力求切切实实打造居民满意的宜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