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崇明全面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开局之年,为扎实推进我区“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提升”专项行动,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在全面梳理2015-2017年崇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基础上,总结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固化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并结合文明城区专项实地测评新标准、新要求,继续实施双月督查的推进机制。5月7日至9日,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委托第三方对全区52家集贸市场(临时疏导点)进行2018年第一轮双月督查。 一、督查前细化研究新标准,开展培训确保督查质量 1、细化完善测评标准 根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集贸市场实地测评标准的调整,区经委及时补充完善集贸市场双月督查评分细则,按照县级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测评标准叠加的原则,研究制定细则,于1月18日下发《2018年崇明区集贸市场双月督查评分细则(征求意见稿)》至18个乡镇,广泛征求各乡镇、各集贸市场对2018-2020年新一轮督查的意见建议。根据4月20日召开的崇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8年第一次测评通报会上集贸市场扣分情况,同时结合区垃圾分类推进办对集贸市场内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再次更新完善细则,在崇明区集贸市场工作联络微信群及工作邮箱同时下发了更新后的督查评分细则,并针对集贸市场诚信公益广告缺失、消防设施检查流于形式、垃圾分类不到位、投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做了工作提示,要求各集贸市场尽快对照测评细则,快速进行问题整改落实。 2、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培训 在区创城办的大力支持下,5月4日下午,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召开集贸市场双月督查培训会议,参与此次督查的12名区市民巡访员都参加了此次业务培训。会上详细解读了督查方案、评分细则,同时对督查中即将遇到的问题做了统一口径的解答,明确扣分标准。 二、督查中及时沟通问题,对接落实确保扣分公平公正 督查中,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做好督查人员的督查记录材料、车辆、供水等后勤保障工作,同时畅通沟通联系机制,时时解答督查中测评人员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督查中碰到的正在改造的集贸市场,要求拍好现场照片,反馈真实问题,最后由指挥部办公室核对后确认是否列入此轮评分名单;针对督查中碰到的正在问题整改的集贸市场,督查人员根据现场集贸市场管理人员反馈情况,及时与指挥部办公室沟通核实,遇到难辨别的情形,第二天再去现场核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最终确认是否扣分,通过交叉确认、多方沟通联系,评分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三、督查后全面梳理总结,下发告知单确保问题及时整改
从督查得分情况来看,52家集贸市场除3家正在改造、1家正在拆除外,100分6家,95-99.9分27家,90-94.9分9家,80-89.9分5家,70-79.9分1家,48家集贸市场(临时疏导点)的平均得分为95.26分,90分以上共42家。较2017年第五轮双月督查得分情况,平均分下降了1.15分(从去年的96.41分降到了现在的95.26分),90分以上的菜场比例下降了6%(从去年的94%降到了现在的88%),实证整菜场管理体水平有所滑坡。 同时,从督查问题的集中度来看,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车,菜场内过道及摊位内乱堆物,菜场地面烟头、垃圾未及时清理等共性问题还时有反复发生,甚至少数菜场出现了明显的管理松懈、问题趋重情况,亟待整改提升。 四、问题曝光
五、亮点展示
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办公室集中进行了问题汇总、梳理,以督导告知单的形式(照片和问题一一对应),于5月14日下发17份《崇明区服务环境指挥部集贸市场督查整改告知单》以及《集贸市场双月督查得分排名表(第一轮)》至各乡镇。同时,完善问题整改销号制度,要求各乡镇及时对测评发现的问题予以核实和整改,并于5月21日之前将整改落实情况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办公室邮箱;纸质版经镇分管领导签字并盖章后寄至区服务环境指挥部办公室。 各项问题要求即知即改,有效提升我区集贸市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遏制菜场动态性问题反弹,进一步提升我区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彰显世界级生态岛菜市场应有的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