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色印记|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遗址
2018-5-14 13:32:29发布77次查看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位置图
嘉里中心二期附近(原赫德路80号),曾是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简称“英电”)静安寺车栈(停车场,当时亦称老栈)所在地。英电是上海市内最早运营的公共交通公司之一,1952年11月20日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征用,成立上海市电车公司,静安寺车栈更名为第一保养场。1957年、1958年,又先后更名为上海公共交通运输公司电车一场、上海市公交公司三分公司常德路停车场。2002年,该址因市政建设拆除。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遗址旧照
第一辆有轨电车的出现
1882年,英电受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委托,对租界进行系统性的管网铺设以及架空线设置,电车的日常运营供电问题得到解决。1906年3月,英电通过合同转让,取得上海公共租界电车专营权,着手筹建变电站等各项基础工程。1907年10月,英电在北苏州路2号设立总管理处,注册资本70万英镑,公司董事会设在英国伦敦。至此,上海公共租界内公共交通运行所需的基础条件均已具备。1908年1月21日,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从静安寺车栈徐徐驶出,并在北京西路(原爱文义路)试运行。3月5日清晨,上海第一条公交线路——英商1路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自静安寺至外滩上海总会,全线总长6.04公里。
有轨电车正在从静安寺车栈出栈
此后,英电业务逐步发展。至1943年,公司旗下运营公交线路达18条之多。华界老城厢的绅士曾感慨:上海(租界)市面之盛,全赖于交通之便利。老一辈的上海人也亲切地称乘坐公交为“坐电车”。
早期的英电工人斗争
英电工会会徽
英电创建早期就有工人斗争记载。首次罢工斗争发生在1908年3月3日,起因是电车售票员马义堂因不懂外文,给错了票,被印度籍查票员污指为舞弊,送“会审公廨”(系当时租界内设立的审判机关)堂讯后,被判“枷”(用木板制作的套在颈上的刑具),在沪东杨树浦地区示众3天。马妻不堪打击吞鸦片自尽。为了抗议洋人暴行,保障人身权利,英电工人举行罢工,并提出每班工作8小时的要求。资方害怕事态扩大,对开张不久的企业不利,被迫答应修改公司章程。罢工取得胜利。
英电工人在外国监工的监视下劳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9日,英电240名工人响应“一律罢工,停驶电车”的呼吁参加罢工示威,以实际行动加入斗争行列。
英电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英电工人集中,中国共产党建党后非常重视在英电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1925年,英电第一个工会组织——“公共租界电车工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由中共党员王有为担任。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英电工人700余人在工会领导下,于6月2日开始统一行动,至4日进入全面罢工。1925年下半年,英电建立第一届党支部,即惠民路机务部党支部,同时在静安寺车栈亦建立了沪西电车公司党支部,由中共曹家渡部委领导。同年9月,英电资方将静安寺车栈机务部的主要机械及人员迁至惠民路修理工厂,英电工人运动中心也由沪西转到沪东。
1925年6月4日,英电工人相应罢工,这是当时停驶的电车
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再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期间,中共上海党组织领导下的英电始终是工人运动的一支中坚力量,为上海工人运动史书写了光辉篇章。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遗址今照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