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区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廊下镇结合实际,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两个全覆盖”为要求,综合运用“五访五联”工作法,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截至目前,该镇大调研工作小组收集各类问题332个,已解决175个。
对居住在廊下特色民居的夏德英阿婆来说,每次乘廊下五路,都需要走上一大段路,才能到公交车站。原来在几年前,夏阿婆从友好村搬到特色民居,但是隔三差五夏阿婆还是要回村里看看。
廊下五路沿途经过友好村,以及廊下中学、廊下小学等站点,乘坐的人较多。而离特色民居最近的公交站点到底要走多久,记者也专门做了一个测试。
记者从廊下特色民居的3号门出发,大概是用了10分钟的时间,走到这个最近的廊下五路公交车站,如果是老人的话这个时间就会更长,需要15到20分钟的时间,非常不方便。
通过廊下的大调研,政府及时了解到百姓的需求,在3号门专门设立了一个五路公交车站,现在过去只要3分钟的时间, 真正解决了百姓的出行难题。据了解,在特色民居附近设立的招呼站点,已经在5月1号正式启用。
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同样在这次大调研当中,光明村一直关注的道路破损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据了解,景钱路是光明村的一条主干道,记者到现场时看到,道路破损较严重,路面也坑坑洼洼不平,来往的车辆经过时,都刻意减慢速度。
据该村的工作人员介绍,破损主要是由于路边多次遭到重型卡车的碾压,虽然反映过多次,由于资金问题,道路一直都是小修小补。
大调研后,廊下大调研工作小组多次到现场走访,倾听老百姓意见。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出行环境,目前该条道路已经被列入廊下政府2018年的实事工程。
据了解,自廊下镇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廊下镇畅通沟通渠道,增强工作落实成效。在大调研过程中,不断强化“两个全覆盖”,落实“五访五联”,推进调研无死角。此外,廊下镇还落实首问负责制,确保问题解决及时,建立问题流转制,确保问题处置到位,形成问题长效制,确保解决效果常态。截止到目前,廊下镇大调研工作小组已收集各类问题332个,已经解决1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