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安全隐患" 长宁这些餐饮小店恭候你的光临
2018-5-14 13:51:06发布70次查看
在哈密路上,有许多沿街餐饮小店,附近居民经常前往吃饭消费。但其中有十余家店铺除了作为日常经营之用外,还供经营者一家住宿用,店内缺乏消防设施,人员消防安全的意识也极为淡薄。店铺所在商务楼的日常管理目前没有正规的物业公司接管,都是由一名“二房东”具体负责,既不愿投入较大成本,也缺乏规范的管理经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违法搭建阁楼
电线私接乱拉
2018年以来,分局北新泾派出所聚焦消防安全课题,通过走访辖区商务楼宇、沿街店铺,积极听取各业主、物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检查中,民警共发现安全隐患50余处,分别涉及以下内容:
这些小餐饮店普遍存在违法搭建阁楼现象,且都用于堆放杂物和人员居住。
店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线私接问题。另外配电间的火表箱内也安装近20个“小火表”,排线杂乱无章,易引发火灾。
店铺自配的灭火器数量不够,且大多老旧失效。
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北新泾所当场对相关店铺开具了消防整改意见书共计9张,当场指导店铺整改安全隐患11处。对于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北新泾所研究落实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政府牵头,公安主导
首先是坚持“政府牵头,公安主导”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街道领导的支持,牵头街道防火办、市场监督、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连续开展联合检查,对每一户经营者开具了包含消防、工商、城管在内的“综合问题清单”,整合多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谁经营,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
再者是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分别逐一约谈“二房东”和经营者。约谈中,通过展示视频照片说明现存问题,通过告知法律规范、学习外地发生的火灾责任追究案例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还要求各经营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阁楼居住人员搬离、配电设施改造和完善消防设施的整改目标。
联勤联动、长效治理
最后是探索“联勤联动、长效治理”的管理模式,北新泾所牵头防火办、市场监督、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每周开展一次联合巡查,一方面防止整治成效出现反弹,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的辖区消防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整改机制。
目前,哈密路上小餐饮店铺的“三合一”现象已全部整改完毕,住人现象彻底消除,阁楼入口全部封闭;每家餐饮店内在明显位置摆放了不少于2个灭火器,所有拉接电线全部穿管进槽;商务楼内新建了一个配电间,所有电表、电线搬入了专用的配电箱,电线敷设井然有序,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