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招聘季
年轻的求职者找工作心切
但一定要擦亮眼睛
新型的求职圈套
在动漫设计、vr建模、后期制作等热门技术行业
开始滋生!
这背后还掺杂着小额贷公司
求职者金钱损失数目不小!
近期,电台热线电话62706270连续接到多个求助电话,反映位于宝山区大场镇沪太路2388号的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以招聘为名,收取所谓的“岗前培训费”,甚至诱导这些应聘者使用小额贷来分期支付,产生高额利息。
案例一
去年7月大学毕业后,小贺在58同城、智联招聘等多家网站看到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包括动漫设计、建模师、游戏开发工程师等职位,特地从西安来到上海应聘。
她带着设计作品来到公司后,面试人员说,在他们看来专业水平一般,要求她参加该公司提供的岗前培训课程,费用是29800元,为期三个月。
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再三强调,这是岗前培训,为入职做准备。结束培训后小贺可以留在该公司工作,或者根据她的意愿,可安排她去有合作关系的同业公司工作, 月薪不低于6000。
此时,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并没有与小贺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他们要求小贺与其签署所谓的企业委培协议书。
但3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并没有录用小贺,而推荐她去的别的公司,月薪只有1500元左右。
案例二
小周也去应聘了这家公司。当时她和对方说,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培训费用,公司人员称公司可以借款给她分期支付,入职后,每月在工资里抵扣。
“
负责招聘的人当时说,有一个app,是公司内部的,二维码扫一扫,身份证号,还有脸部识别都是他帮我弄了,他说是确认员工信息。
”
时隔一天后,小周的手机收到一条提醒还款的短信,她才发现,当时“扫一扫”,其实是向名为“北京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公司”推出的 “宜信贷”app借贷了26800元的培训费用。
小周立刻与这家从事小额贷的公司联系,要求与其解除贷款关系,但对方表示与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是合作关系,这笔贷款已经放到映动数码科技公司账户中,要求小周按照贷款协议履行还款。
最终,小周也没被录用。
还有很多求职者与小周一样,被要求去“扫一扫”,借贷的金额在26880到29800元不等,分24期还清,光利息就要近1万元。
话匣妹来到沪太路2388号文渊楼6楼,找到了这家映动数码科技公司,门面挂着却是培训基地的牌匾。
里面积不大,被分割成了一间间“招聘室”。询问后,负责面试的陈女士,果然又提出了岗前培训的要求。
陈:委培是针对于我们公司的岗前培训。
话匣妹:那收费的话是怎么弄?
陈:29800。
话匣妹:在这儿学的话就直接可以在这儿入职是吗?
陈:可以!
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授课人员则告诉话匣妹,目前在这里参加培训的有100多人,规模不小,但他们总共7位所谓的“老师”,其实都没有教学资质。
“
他们给了我一大堆网上的资料和教程让我去自学,然后就教20个人一个班,他们报名费里边我可以拿到一个500块钱的奖金。
”
据调查,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的法人和相关股东,在各地还注册有其他公司,发布各种职位招聘信息。应聘者最终都被要求到上海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参加所谓“岗前培训”。
没有与应聘者签订过劳动合同,却要求其支付费用参加“岗前培训”,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陆静波指出,这是自相矛盾的。
“岗前培训”是指入职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必须要发生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可能进行“岗前培训”。再者,《劳动法》规定, “岗前培训”是企业应当承担的义务,相关的费用和成本是由企业承担,而不是由个人承担。
事实上,上海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还显示,映动数码科技公司仅今年以来就已经发布了163条招聘信息,但2017年公司社保缴纳为0人次,也就是说起码 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正式、正规地录用过员工。
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大场镇所在接到相关反映后,于5月12日上门检查,该公司存在大规模组织培训的行为。但其目前营业范围,包括的是商务咨询、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转让、服务等,唯独没有培训,属于超范围经营。 他们要求映动数码科技公司即刻整改,否则将进行相关处罚。
陆静波律师进一步指出,在他所代理的案件中,类似的涉嫌欺诈行为,在动漫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技术行业中已有不小的苗头,甚至形成了一个链条。
“
整个事情是一个连环套,企业用招聘为诱饵,吸引了社会上很多年轻的学生,以支付培训费为理由,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把钱贷给你,然后要你还,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借贷关系,获取他们的利益。
”
话匣妹掌握的最新情况,目前这些应聘者已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经侦部门已介入。
我们再来复盘:
以公司招聘为幌子
以技能不过关为理由
以岗前培训为借口
以小额借贷为手段
最终收取高额培训费用
应聘者非但没有找到工作
还被迫支付本金和利息
每一个环节拆分来看
也许无法立刻意识到风险
但是形成了闭环
却是细思极恐!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