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下午,徐汇区语文学科关于“新统编语文教材——古代诗歌教学专题研究”的教研活动在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开展。
本次活动由语文特级教师、专家顾问陈友勤老师执教新统编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古代诗歌三首》一课。本课收录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三首古诗佳作。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两诗一词的学习颇有难度。
课堂伊始,陈老师便通过“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歌”一问,引发同学们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以多形式的诵读,与学生们共同感受诗情画意;以象形文字、删字比较法来体察诗意、建构画面;以学生的已有积累,引导他们不断思考探索,激发六年级学子对于古诗的喜爱。
陈友勤老师不疾不徐的课堂节奏,思路清晰、角度明确,如温润的山间小潭,娓娓道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着学情而教,独到且深入的文本解读与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真正做到了“目中有人”,展现了一场高水平、新理念的古代诗歌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在教案中采用了留白形式,将教学目标隐去,让校内外的老师们在听课之余积极思考、揣摩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经过热烈的讨论,校内外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与学习体会。
世外中学六年级备课组长朱叶老师代表发言,她谈到:陈老师创新地将三首不同体裁诗与词放在一节课中与学生进行探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多形式朗读中,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韵味,慢慢地将朗读方法融入学生们的日常习惯。在涉及诗词文学常识时,陈老师更是“润物细无声”地以旧识促新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随后,校内外的老师们也就在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惑,以及对于本课教学目标的揣摩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活动尾声,陈友勤老师特别针对本次教学设计向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了说明与指导。陈老师强调,诗歌这一文学样式,是诗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抒发的独有情感。学生学习古代诗歌,尤其是起始学段的学生,更需整体感知,在诗题与诗文中寻找并揣摩还原诗人的创作情境,从而学习体验作者的情绪。课堂学习过程中,为不断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懂得适当留白,引领同学们学会自主发展。
谈起语文教学,陈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让在座的语文老师倍感振奋。以诗人的视角领略诗歌,以语文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一切皆为美好而诗意。古稀之年依然单纯地坚守语文教师的本职,让老师们感恩于这位教坛前辈的无限爱意,感动于这颗蓬勃的语文之心!
(图篇:潘子艺;责编:周雅倩;责审: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