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起草拟定的一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
2018-5-10 15:46:00发布83次查看
2018年4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和蒂巴因的测定》、《饮料中γ-丁内酯及其相关物质的测定》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8年第3号),这是总局成立以来批准的第一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其中《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和蒂巴因的测定》是由原食药监总局科标司面向全国各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开展项目招标、市食药捡所食化室成功中标后起草制订的。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是指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案件稽查、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中采用的非标准检验方法。国家相关机构明确规定:食品检验机构可以采用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
市食药捡所起草制订的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快捷,可用于固体食品、半固体食品和液体食品中罂粟碱、吗啡等5种化合物的测定,且涵盖的食品基质范围广泛,填补了目前既有检测法的空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基于食品检测工作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之前起草制订的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食品中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和蒂巴因的测定》的基础上,市食药检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该补充方法的起草制订,并在总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验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方法的批准发布。
该标准的推出,为日后相关食品日常监督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了监管力度,可有效、精准地打击该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为捍卫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