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播出时间:每天早上8:30-9:00,
重播时间:当天13:00-13:30。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方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任学军。
任学军首先介绍了方松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随后与6名市民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泰晤士小镇小区技防设施
任学军回应,泰晤士小镇建成并投入使用已经超过10年,技防设施部分已经陈旧,公共区域原有视频监控损坏较严重,存在诸多监控盲区。
近年来,街道在小镇加大了公安、城管和物业等力量的投入,加强了车辆管理措施,努力维护小镇的公共安全秩序。针对小镇目前技防薄弱的现状,街道也在积极协调,计划以“智慧公安”项目为契机,逐步推进智能安防建设,包括在公共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在小区出入口安装人脸抓拍系统、在四个出入口安装“微卡口”系统、在设施设备上安装探测装置等,相信届时小镇的技防水平会大大提升。
天乐小区旧街坊改造项目
任学军回应,经过前期区有关部门与街道的现场勘察与协调磋商,并经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对实施范围内房屋业主征询意见,已经落实了该改造项目。改造内容包括平改坡及屋面渗漏水维修、建筑立面整修及渗水维修、雨污分流、二次供水改造、楼道墙面粉刷、小区道路和绿化等附属设施整修。
目前,街道已经成立了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并确定了项目代建方,正在向区房管局办理项目立项,并着手进行修缮方案设计。居民所提到的垃圾房改造、架空线梳理和健身设施整修等都在本次改造实施范围内。同时,街道也将学习借鉴其他旧街坊改造项目好的经验和做法,坚持高标准,力争在年内办妥相关前期审批备案手续,明年全面开工。
阳光翠庭老旧垃圾房改造
任学军回应,关于阳光翠庭小区垃圾房的改造,街道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实地勘察,并且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进行了沟通,目前正处于方案的制订环节,有望在今年启动改造,届时希望小区居民多支持。在项目改造过程中,街道将进一步细化方案,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浪琴水岸小区雨水倒灌
任学军回应,浪琴水岸小区由于室外地坪标高低于周边市政标高和附近河道控制水位,而且原有雨水管直排市政管道,大雨期间经常发生倒灌,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街道在前期排摸的基础上,已协调区水务局、财政局等单位推进改造项目,将加装雨水管和污水管,并配一套智能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目前已经落实了施工单位,开工前相关水务质监安监手续已受理,正在向各管线建设管理单位办理开挖许可。整个改造工程力争在8月底前完成,最大程度地缓解困扰小区多年的低洼积水情况,改善小区居民生活。
方松街道供图
永翔商业街整治
任学军回应,永翔商业街一直是方松市容市貌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去年底至今年初,街道联合区城管执法局进行了整治,街面情况大为改观。精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是街道未来工作的主要方向。街道接下去将对永翔商业街进行“入网入块”管理。“入网”是指巡查网络,街道将安排协管员与特保队员加强对永翔商业街的巡查频次和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入块”是指纳入属地居委会范畴内,由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商业中心三方合力,加强管理与监督,督促物业增加保洁次数,规范垃圾存放点。同时,对不配合管理的商铺,物业将及时上报居委会及城管部门,由城管后续执法跟进,最终达到共同管理好商业街、维护好环境的目的。
方松街道西北片基础设施配套
任学军回应,近年来,街道一直致力于打造15分钟居民生活圈。为了填补方松西部社区服务方面的空白,去年街道已在新松江路2661号建成方松街道西部邻里中心,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其中,一层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引进清美生鲜超市,打造升级版生鲜市场,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二至四层每层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分别开设了社区食堂、早教中心和外来人口服务中心。五层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设置了综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填补了西部社区卫生服务的空白。希望方松街道的居民多去看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相关部门把这个邻里中心建得更好。
▼清美生鲜超市
▼邻里中心二楼的方松餐饮西部食堂
此外,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关于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接种疫苗难,江虹居委会楼下开设麻将馆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湖畔天地小区停车难,檀香花苑西门脏乱差,月亮河桂园小区地下车库停车不规范等问题,任学军都一一给予回应。
居民还可通过拨打电话37721098,向街道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任学军主任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中的所思所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手记: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工作新常态
作为松江新城的核心区域,方松的定位是“首善之地”,要求我们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以及社区治理方面对标市区标准,走在全区前列。
在大调研期间,我发现,方松在城市建设方面空间已经不大,只有在管理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进一步挖潜力、补短板、提水平。
相比于市区的街道,方松街道辖区面积比较大,仅居民区就有67个,还有许多商圈、企事业单位。同时,城市管理也涉及企业居民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不论是在设施设备、力量配备还是工作机制方面还有诸多欠缺。在某些领域管理方式方法略显粗放,部分区域的失管失养状况一定程度存在。
今年初,我们开展了辖区内住宅用房,商业用房的大调查,就是为了掌握一手数据。同时,借助了居民自治等社区力量,在开展“无违建”居村创建工作中,通过《业主规约》的形式,把一些小区里不影响公共安全,不影响邻里利益的搭建规范起来,这样也便于加强管理。并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数据管理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管理区域的精准定位、实时掌握、跟踪监督。
街道制订了《方松街道市容环境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明确“五面一带”管控措施、管理标准。制订了《公共区域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事件处置流程》,包含46项精细化管理流程。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中,我们制订了房屋装修管理、“居改非”处置、群租房处置等4个规范流程。
通过大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与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但工作还远远不够,要细化城市管理责任,精确定位管理对象,尤其是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管理。
全覆盖就是要管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道路桥梁隧道、供排水、城市照明、户外广告店招等,全部要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就是要维护与管理过程中做到作业、巡查、发现、整治、巩固等全流程的精细化,抓好环节控制和细节监控,确保环环紧扣,做到正向可推进,逆向可溯源。全天候就是做到白天夜晚一个样、天晴下雨一个样、节假平时一个样、主要干道与次支干道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
方松是松江的门面,城市环境要做到干净、有序、亮丽。在调研走访中,我深深感到,当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都参与进来了,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城市形象除了市容市貌,也包括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开展文明居住、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诚信建设、志愿服务等创建活动。此外,还要进一步发动企业群众参与管理治理。
今年,我们也将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四治”建设,把社区的自治、德治、法治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统筹推进。通过滚动实施、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把有效的、关键的城市管理细节沉淀下来,固化为一种常态城市管理机制,能使城市管理和服务成为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