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社区老人们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大家都是动足了脑筋。这不,为了让老人们吃上“热饭菜”,定海路街道是这么做的。
定海路街道现有140余名老人订餐,由运和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助(送)餐服务,原有两名公益服务社人员负责送餐,但是由于老人住所较为分散,导致在送餐速度上存在一定困难。街道社区服务办一方面由于街道无法聘用送餐人员,另一方面由志愿者担任送餐工作,存在人员年龄与稳定性问题,因而一直无法寻得较为妥善的方案。
大调研走访
在大调研走访过程中,有居民多次提出送餐服务中部分饭菜到老人手中已经冷却,于是再次将解决该问题提上日程。街道社区服务办在接到大调研问题流转单后,又一次召开专题会,服务办主任亲自带领工作人员穿街走巷,对所有订餐老人的地址进行实地排摸,在送餐地图上对每一户地址逐一进行标注,力求做到合理分配区域,最大程度上保证送餐效率,缩短送餐时间。
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讨论,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增加送餐人手,缩短送餐时间。
借今年3月公益服务社转制,街道从新的就业困难人员中面试了2位符合送餐要求的人员,让他们进入转制后的就业服务中心,由政府进行社保托底保障,并与助餐企业谈妥,暂时承担一定费用,对他们的待遇进行补贴,保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解决了送餐人手问题。
2、做好饭菜保温工作,及时把热饭热菜送到老人手中。
服务办根据事先划分好的送餐区域,对接运河源工作人员、送餐人员、居委干部、老年活动室值班人员,确保送餐各个环节快速高效,并到现场实地观察,选择最合适的送餐起始点。初步拟定方案:由运河源公司用车把配备保温箱的饭菜送到海州、西白林、十七棉、和润苑这4个点,接着由4位送餐师傅以这4个点为中心,对附近2-3个居委进行送餐,确保在1小时内送餐完毕,让老人吃到热饭热菜。
对于新模式的转变,街道和助餐公司对新、老送餐员进行了培训,并作了大量的沟通调解工作,确保送餐工作的顺利过渡。
新的送餐模式从5月2日正式推行,街道社区服务办会继续推进此事,最大程度上满足社区老年人对送餐的需求,及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