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赴杨浦区调研

2018-5-7 10:53:00发布68次查看

杨浦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着百年工业文明,百年教育文明和百年市政文明。如今坐拥十所高等院校的杨浦又走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和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杨浦区拥有十所高等院校,经过长期的区校互动在落实民族宗教工作的属地化管理方面形成了“区校联动,街校共建”的模式。杨浦各街区在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过程中借力高校智力优势,与高校合作举办民宗干部培训班;同时重视发挥民族联和宗教团体的作用,开展帮扶活动,资助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街区合作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4月27日下午,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房剑森赴杨浦区调研民族宗教工作。房剑森在杨浦区主持召开了高校统战部长座谈会,交流杨浦经验,听取意见建议。杨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程绣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卢冰以及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统战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房剑森充分肯定了杨浦区“区校联动,街校联动”的模式,他说,高校和地方的合作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杨浦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高校有人才,地方有舞台,双方加强共建,可以有效避免“两张皮”现象。杨浦区的统战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聚焦重点,形成亮点,创新实践,形成合力,共同为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做出贡献。
搭建平台,发挥智库和专家的作用
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上海基地与甘肃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召开一次“中国民族政策回顾与展望”论坛,共同推进新时期民族理论研究工作;并积极发挥“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的作用。
成立工作室,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沟通
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玛丽亚工作室,培训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开展各种少数民族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并组织辅导员到少数民族学生家中进行定期走访,进一步增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加强沟通。上海电力学院成立了“石榴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室,开展了“阳光健康成长——做合格大学生”等一系列讲座,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
多种形式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丝绸之桥”少数民族就业办公室,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留沪沙龙等多种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上海电力学院与国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国网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蒙东、甘肃六家省公司开展定向培养工作,选择优秀学生,提前开展就业培训。
“美美与共”,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
上海体育学院通过民族体育赛事推动少数民族工作开展。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体育特长,组织、选拔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房剑森指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工作合力,职能部门要形成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案。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强信息共通和联合处理机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一致性和差异性。要坚持能力提升,加强工作队伍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队伍。
随后,房剑森走访调研了江湾清真寺,详细了解了江湾清真寺的情况并与场所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房剑森指出,创建于1928年的江湾清真寺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在信教群众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希望清真寺要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规范管理工作,树立榜样,要充分发挥阿訇的作用,利用讲经讲道的机会,宣扬正信正行的中正思想。同时在斋月和开斋节期间,既要保障斋月期间清真寺的安全稳定,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又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穆斯林形象,共同为社会的安全稳定、繁荣和谐做出贡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