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上海科普大讲坛对话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2018-5-7 0:00:00发布81次查看

   “当航天员是你从小的梦想吗?”“在太空里做实验,和在地球上有什么不一样?”……55日上午,上海科普大讲坛特别活动“对话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中国首位太空授课的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和小观众们分享了她对于航天的追梦历程。

  5日上午10点,远程对话正式开启。王亚平先分享了儿时的经历,她告诉大家,其实她的航天梦并非从小就有,而是被一点点激发和点燃的。“我出生在山东烟台,小时候有过不少天马行空的想法,再长大点,我也想过当老师、律师。”王亚平说,初中毕业那年,父母希望她报考师范学校,她却偷偷考了高中。1997年,飞行学院选拔女飞行员,她受同学鼓励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入选。之后,王亚平当了十余年的飞行员,期间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

  200310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王亚平说,她也在电视机前收看了直播,心情特别激动。这个被杨利伟点燃的航天梦,促使王亚平之后参加了女航天员的选拔,直到2013611日,她和聂海胜、张晓光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实现了梦想。

  面对小观众,王亚平感言,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梦想,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往往充满着艰辛。她在接受飞行员训练时,需要连续两次从飞机上跳伞。“第一次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可到了第二次,因为紧张和害怕都说不出话来。之后,我成功跳了下去,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成功挑战自我,那种感觉很累,却很有成就感。”她说,宇航员训练更可以用“炼狱”一词来形容。除了离心机训练、转椅训练、头低位训练、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低氧缺氧训练等,还要在短时间掌握高等数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哲学等艰深的理论。“其困难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是梦想的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她说。

  王亚平说,神舟十号发射那一刻,她的脑海中没有恐惧,只有责任、使命、荣耀这6个字。她告诉大家,在太空做实验要比在地球困难很多,因为太空处于失重的环境,既要保持实验器具的平衡,还要保持自身的平衡。关于那个著名的太空水膜变水球的实验,她透露,其实他们带去了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颜料,最后决定为水球注入红色颜料,用一抹中国红点缀太空。王亚平开心地表示,回来后她收到不少小朋友的信,信中表达了对于太空的向往。“能亲手为孩子们播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这种感觉太好了!”她说。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