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里来了禁毒大使!”上周五,长宁区法华镇路第三小学的学生小丁一回家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禁毒大使?是谁?明星、老师?”
“不是,是我们的同学,还有其他学校的两个学生。”
在小丁口中的“禁毒大使”,正是来自长宁区天山街道的陈登翔、新华街道的彭措康祝、江苏街道的丁海婷,他们和小丁是同龄人,也是长宁区“第十届青少年禁毒形象大使”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从2008年至今,长宁区已在青少年群体中举办了十届禁毒形象大使的评选,这一活动也已经成了上海市禁毒宣传教育精品活动之一。
学校里来了禁毒大使
9月22日,在法华镇路第三小学,三名小“大使”正通过自己的演讲向学校师生们宣传禁毒知识,讲述毒品危害。这三位正是新鲜出炉的“长宁区青少年禁毒形象大使”,他们的年纪与台下的同学们相仿,甚至有一位大使彭措康祝正就读于该校。看着自己熟悉的同学发自肺腑地侃侃而谈毒品危害,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在随后开展的禁毒知识竞赛中,彭措康祝的同班同学们还齐心协力、披荆斩棘,一路过关斩将地摘得了竞赛桂冠……
对于法三小学的师生们来说,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活动,他们还趁热打铁地成立了长宁区青少年禁毒宣传志愿服务队(法三小学第一分队),同学们慷慨激昂发表志愿倡议:“从自己身边做起,在学校、在社区里广泛宣传学习到的禁毒知识,为拒毒、抗毒,营造清新无毒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三位禁毒形象大使来说,这则是他们履行职责的一部分。
禁毒形象大使有哪些职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恐怕要从开展该评选活动的初衷说起。
评选活动的“前世今生”
对青少年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一直是本市禁毒宣传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对于好奇心强,平时又有着学业压力的青少年,什么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寓教于乐,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呢?2004年,长宁区北新泾街道首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青少年禁毒形象大使的评选,在成功组织两届后,大家看到了活动的可行性。于是,评选的范围开始扩展。
“评选活动以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为主要形式,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要想脱颖而出,需要孩子们主动去学习和思考禁毒知识。在暑假开展的这项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在假期有事可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更了解社会。”长宁区禁毒室主任朱维水介绍。
2008年暑假,长宁区禁毒办将该评选活动向全区推广,对在长宁区就读的在校大、中、小学学生,或在该区工作、生活的25周岁以下青少年开展了第一届长宁区禁毒形象大使评选。这一办就是十届。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评选活动越来越完善。活动组织上,从由街镇禁毒部门上升为区禁毒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区禁毒委成员单位,提高了工作合力; 内容上,从起初的单纯演讲方式评比,向融入暑期青少年禁毒夏令营、网上知识竞赛、社区禁毒宣传等方面拓展。机制上也不断完善,形成了区相关成员单位及各街镇、居委会动员、初赛、复赛、决赛等规范性工作流程和相互协作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荣耀称号背后的责任
评选活动规则的细化和机制常态化意味着想要获得每届仅有的3个禁毒形象大使称号并不容易。
根据介绍,评选活动需要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由长宁区各居委会组织,以禁毒网上教育课堂、网上知识竞赛、禁毒征文、禁毒演讲等形式进行评选;复赛由各街镇组织,以禁毒“夏令营”、社区禁毒宣传、禁毒社会调查以及禁毒演讲等形式进行评选,选拔出185个居民区和10个街镇两级禁毒形象大使; 决赛时再由各街镇禁毒形象大使角逐。
过五关斩六将后,得到的“禁毒形象大使”称号听上去很荣耀,但当选者身上也有必须履行的职责:录制禁毒誓言微短片、微电影; 进校园开展“我知道的禁毒小故事”巡回讲演; 开展禁毒工作“微建言”,形成小小提案向人大等有关部门反馈提交; 作为带头人在社区召集“小小禁毒志愿队”,协助、帮助居委会开展禁毒工作,成为禁毒小能手……
本届禁毒形象大使之一的彭措康祝对这份压力却是毫不畏惧,而且还非常积极。
小小少年的禁毒心愿
彭措康祝今年10岁,这名小小少年,从小学一年级时就参加过社区组织的“禁毒有我,志愿者在行动”的活动,当时的他对老师讲述的毒品危害记忆深刻,也是从那时起,禁毒宣传的种子就埋在他的心中。之后3年,彭措康祝每年都参加社区禁毒活动,主动且认真。
“因为毒品造成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却离我们很近。”彭措康祝在比赛中说。而这份感触不止来自书本和讲座,也源于他的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在彭措康祝的亲友中,有一位帅气的小哥哥,除了颜值高、学习好,小哥哥的家庭也和睦美满,他们一家一直是彭措康祝羡慕的对象。然而,小哥哥却在青春叛逆期结识了不良社会青年,在父母没有及时管教的情况下,染上了毒瘾。从此小哥哥开始一蹶不振,小哥哥的家庭也被阴影笼罩。
“小哥哥被送进戒毒所,小哥哥的父母因长期担忧相继患上重病,双双离世。一个曾经令我如此羡慕的三口之家,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毒品拖垮。”彭措康祝心痛地说,“新型毒品肆虐蔓延,祸害最大的人群,恰恰是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因为贪玩、新奇、而陷入毒品的旋涡,无法自拔,最后走上不归路。”
或许正是这样一份切身的体会,让彭措康祝对禁毒宣传更为上心。无论是参加社区禁毒活动还是大使评选,他都格外认真,在父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一步步、一点点为禁毒宣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梦,强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在禁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不惧阴霾与风暴,珍爱生命、珍爱理想,维护家庭、维护社会,自觉抵御毒品的诱惑。”彭措康祝在比赛中的这段话不但代表着参赛青少年们的心声,也是长宁区举办评选活动的目的,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认识毒品危害,参与禁毒公益活动,共建“无毒青春,健康人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