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日常工作,面对的是臭气熏人的化粪池和垃圾,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一环,也是让我们能够舒心生活的幕后英雄……
他们为居民区的安居生活而奔波
早上九点,武夷路305弄的狭小弄堂里,东联环卫公司的抽粪工柏涛和他的搭档唐师傅把车小心翼翼地挪到点位,开始准备今天第一车的清运工作。
柏师傅和唐师傅下车后查看作业的周边环境,避免影响居民生活
抽粪前首先要进行化粪池的稀释和疏通。将杂物搬离后,唐师傅用铁锹撬开井盖,一股异味顿时扑面而来。唐师傅却十分淡定,拿来铁棍伸入粘稠的化粪池中不慌不忙地慢慢搅动,唐师傅半弯着腰,脸不时凑近化粪池口查看,隐隐开始腰酸的他开始时不时更换站位,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唐师傅疏通粪池
搅动了数十分钟后,终于可以进行抽粪作业了。连接抽粪车和化粪池的是长长的抽粪管,在两根管子的衔接处,师傅们特意用塑料袋将衔接处紧紧包裹两圈,以防抽粪途中因压力导致液体滴漏。随着机器的快速运作,五分钟后粪便已基本抽取干净,柏师傅和唐师傅又用水桶接来清水,从抽粪管尾部灌入途径整个管道流入化粪池中,防止管内残留物结块;对少量滴漏到地面的液体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切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影响到周边环境。
柏师傅和唐师傅接通管子
“我们公司负责的辖区,差不多有一千个这样的点位,每个点位隔两三个月来抽取一次。” 柏师傅说,“我们每天大约要抽4车,一年到头没停过。”每天面对这样的工作,柏师傅和唐师傅都已经习以为常,有时,还会有一些“小窍门”,比如,搅动化粪池的时候不断更换站位,尽量处于上风口,减少不适感。看到抽粪车来,附近的居民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一位阿姨说:“他们俩我们都认得,两位师傅是真的好,有的时候我们这里管子堵塞了,粪便满溢弄得一塌糊涂,他们都不怕脏,一打电话就来帮我们弄。”
工作完成后,师傅们向居民招呼一声挥手告别后,便匆匆坐上车,继续赶赴下一个作业点。
日均处置数百吨建筑垃圾的背后
在城区建设、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运往何处?又是如何处理?如果说像柏师傅、唐师傅这样的清运工,生活中还能偶尔见到,我们还能送上一声问候,当面说一声感谢,但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却在为城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整洁贡献不可忽视的力量。
分拣中心车间里忙碌的工人
临近中午,位于泾力西路的长宁区建筑垃圾分拣中心,一辆辆装载了建筑垃圾的车辆从四面八方驶入,在工作人员调度下,将垃圾卸到指定位置。分拣中心占地约12亩,对全区日产建筑垃圾做到全覆盖分拣,日均分拣量约700吨至800吨。在这里分拣出的高纯度砖块将运往奉贤柘林塘进行填海再利用。长宁区运送的建筑垃圾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分拣中心顶部装有百余个水雾喷淋,在室内尤其是夏天,可以帮助降温降尘。李师傅和其他工友们身穿统一工作服,佩戴口罩,正在紧张忙碌着。
工人将大件垃圾送上撕碎机传输带
车间里,一台“撕碎机”正隆隆运作着。工人们正在将沙发、席梦思这样的大件垃圾搬上传输带,不一会儿,一个三人座沙发就被“消化”粉碎成一堆碎海绵和布料。另一头的张师傅早已等在那里,用铁锹迅速将源源不断吐出的垃圾集中堆积,再用车辆集中装载。张师傅每天都这样低头不停地处置、转运垃圾,虽然带着口罩,待在隆隆运作的机器旁,还是感到有些燥热。
车间里的工人和机械每天都运转不停
不少工人们说,现在遇到常见的困难就是,从小区送来的装修垃圾中时常混杂着生活垃圾,甚至有毒有害物品,像煤气罐、有巨大锯齿的锯子他们见过,有的工人还因此受过伤。一位分拣中心日常运行管理负责人介绍道,“分拣中心只能将纯度高的砖块运往奉贤柘林塘,废旧灯管、油漆桶这些有毒有害垃圾都要一一分拣出,进行专门收运处置。”工人们希望在每个小区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都能做好源头管理,别让生活垃圾、有害垃圾混进来,这样可大大减轻他们的工作难度。
城区,因有他们的默默努力而更加整洁美丽。
感谢他们的付出,向所有辛勤的劳动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