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崇明区大力打造睦邻修身新空间 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4-27 0:00:00发布75次查看

崇明区睦邻修身专项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网络体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助推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将会同各部门,主动融入社区大党建,在全区推广社区修身睦邻点标准化建设,实行规范化建设、综合化管理、实体化运作,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政府工作、文明创建等,并延伸到综治、民政、妇女等领域,打造综合性群众服务平台,打通宣传文化工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知晓率、获得感、满意度,吸引全体市民同创全国文明城区、共建世界级生态岛。

规范化建设 打造睦邻服务网络

  一是统一建设标准
  统一社区睦邻点基本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即建立“三个一”、“三个心”的规范化服务模式:“三个一”,即有一支队伍、一间活动室、一本活动记录台帐;“三个心”,即负责人必须具备“爱心”、乐于奉献,具备“公心”、善于团结,具备“恒心”、勤于组织。
  二是构建睦邻网络
  按照“一村民小组一睦邻点”工作目标,在服务热情高、服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民家中建设睦邻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打造睦邻服务网络。镇村两级分别成立镇睦邻指导服务中心、村居睦邻服务站,指导睦邻点的功能定位、团队组建、日常运行等工作,形成镇、村、小组三级睦邻阵地网络。
  三是培育骨干队伍
  通过村居党支部反复物色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挖掘常住村居的有影响力、有号召力、有服务能力的老教师、老干部等志愿服务骨干,把他们培育成为睦邻点负责人,通过定期培训、跟踪指导、资源支持来推动睦邻点运行机制化、规范化,促进活动开展常态化。

  综合化管理 拓展睦邻服务功能

  一是市民修身服务点
  根据周边群众实际需求,建立“百姓书屋”,开展唱歌、广场舞等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医疗保健知识等各类生活服务信息,组织移风易俗、道德讲堂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促进提升乡风民风。
  二是创城宣传服务点
  通过宣讲、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党的政策、政府重点工作、创城知识等宣传,成为社情民意的中转站和政策文化传播的集聚地,提高群众对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知晓率、满意度。
  三是邻里守望服务点
  以社区修身睦邻点为基地,组织发动村民中有服务热情、有服务能力的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并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服务基地。
  四是妇女微家服务点
  将妇联组织的服务和活动延伸到妇女姐妹生活的最小单元,成为姐妹服务、成才、维权、联系的基地,通过话家常、乐活动、学知识,有效搭建妇女姐妹沟通交流的平台,最终实现调纠纷、睦邻里、促和谐。
  五是人民调解服务点
  将人民调解做到群众身边,充分发挥睦邻点负责人群众基础好、群众威望高的优势,及时化解村民间因为误会或纠纷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谐邻里关系,充当群众之间以及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润滑剂”,实现“小事不出组”。

实体化运作 建立睦邻服务机制


  一是服务项目菜单化
  服务项目要在广泛征求周边群众意见基础上,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将社区修身睦邻点能够提供的各类服务项目列出清单,上墙公示,在周边群众中广而告之,慢慢培养群众“有需求到睦邻点”的意识和习惯,积聚睦邻点人气。
  二是活动开展制度化
  根据群众需求和习惯,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将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固定下来,让群众形成固定时间参加活动的习惯。每个月活动安排做到固定主题(如政策宣传)和自选主题相结合,充分发挥睦邻点不同服务功能。
  三是指导保障常态化:
  镇睦邻服务中心和村睦邻服务站要加强对社区睦邻点日常运行的指导,在项目设置、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加强对睦邻点负责人的培训,提高睦邻点负责人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经费保障,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