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区选出首届12位"奉贤工匠"

2018-4-27 15:38:09发布72次查看

图为“奉贤工匠”、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乔增勇(左三)在指导年轻医生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在他们之中,又有一部分人具有追求完美、创造极致的“职人精神”。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区总工会开展首届“奉贤工匠”选树活动,评选出这么一群用“匠心”钻研业务,为奉贤的建设发展贡献着力量的“工匠”。经过严格评选,徐玉明、庄国栋、胡赛芳、倪友庆、孙爱喜、刘方毅、张培丽、陈仙根、李轶、曾四立、夏如铁、乔增勇12人荣获“奉贤工匠”称号,13人荣获“奉贤工匠”提名奖。让我们走进他们绚烂的职业人生。
技术创新推动农村振兴新篇章
大半辈子躬身农田的夏如铁,始终奋斗在三农第一线。如今,35年一晃而过,他参与的关于芽孢杆菌生物杀菌剂与应用项目曾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累计获得农业科技成果奖38项。
在禽畜养殖方面,在“上海海利”这家大型禽畜疫苗生产企业,来自山东的年轻人高级兽医师孙爱喜,成为我国禽畜疫苗行业中的一名出色工匠。来到“上海海利”后的2009年,他经公司同意,着手为母猪解除患上繁殖障碍病的痛苦。历经2年探索,他终于让公司顺利生产出了为母猪带来福音的珍贵疫苗。而担任全国兽药30强企业上海公谊药业公司技术科长的徐玉明,在近年来,他作为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的就有《30%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等,产品也连续10年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
攻坚克难钻研高新技术
上海微世半导体有限公司有个宝贝,他就是李轶。近年来,李轶的发明专利就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就有10多项。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研发团队,完成“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项目。而在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仙根看来,工匠精神就是一场人生的修炼,他所创立的公司目前获得的43项研发专利成果中,其中2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均由陈仙根亲自参与设计。而今年39岁的胡赛芳自从到明珠阀门有限公司以来,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先后参加公司20多项研发项目,攻克10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
在钢管技术领域,加入上海天阳钢管有限公司团队5年的庄国栋,现在已是公司的一名副总工程师。他全身心专研复合钢管国际最前沿技术。在庄国栋看来,做好技术工作始终需要一种钻研心思和工匠精神,不怕门外汉,只怕不入门。奉贤钢管厂副总经理张培丽女士认为,每当研发出一个新产品时,感觉到特别幸福。张培丽带领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了新型高端装备上使用的高性能精密无缝碳钢管。
用“匠心”回馈社会服务百姓
在环保产业,奉贤胡桥大树村有个海归创业工匠、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方毅,每年在国内外回收5万吨可再生eps泡沫塑料。持续开发和应用世界最领先的环保再生装备,获得核心技术发明专利49项。用“匠心”让产品说话,在投身化妆品行业多年的创元首席专家和彩妆研发领军人才曾四立看来,产品创新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让产品说话远比其他一切营销手段更有效果。同样,从事白酒酿造技术研究和实践已经20多年的倪友庆,用他的努力让奉贤本土的神仙酒荣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奉贤工匠”中唯一的医生,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乔增勇的“匠心”也是“医心”。2008年他作为人才被引进奉贤,10年间,在乔增勇的带领下,奉贤区心内科转变了区内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症必须舍近求远,冒生命危险辗转市区医院救治的传统。他指导抢救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人3000余人次,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0余人,完成或指导下级医生完成冠脉造影、支架置入1万余例等。除此之外,乔增勇还相继开展了体内植入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等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均填补区内空白,在全市同级同类医院处于领先水平。他还将自己掌握的介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级医生,目前已培养7位医生掌握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核心技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