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2018-4-25 15:22:00发布65次查看
年内完成1150座垃圾箱房的分类改造;以街镇为主体,整区域推进309个“两网协同一体化”点位;结合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重点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的源头分类模式,覆盖垃圾箱房407处;自我加压、主动加码,推动长宁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这是长宁区近日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现场会上,部署的今年长宁区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愿景。今年以来,长宁区多管齐下,经过推进“两网协同一体化”点位、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和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等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长宁区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多管齐下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他们经过科学测算,加强垃圾箱房改造、日常管理、宣传发动等的资金保障支持。今年,长宁区将对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的居住区,提高“绿色账户”积分兑换标准,从现有100积分兑换3元物资提升至100积分兑换9元物资,鼓励居民高度自觉的行为。为杜绝垃圾混装混运,重塑居民分类信心,针对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在定时定点和“两网协同一体化”范围(包括单位定时定点)实行由三家企业、分三种车型、运三个方向、进三个处置点的“三条线”收运处模式,从根本上杜绝混装混运问题。有害垃圾,单独规范收运。长宁区还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各环节,建立再生资源转运系统。按需更新、新增分类垃圾桶配置。调整湿垃圾收运管理模式,提升再生资源收运能力,在已有的3辆专用收集车基础上,新增投入运行5辆专用收集车,初步建立再生资源转运系统,建立健全我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作为垃圾分类的中心城区试点区,长宁区上下一盘棋,切实形成合力。区级层面加强统筹,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快落实。长宁区绿化市容局着力健全收运管理体系,从机制上优化“两网协同”模式,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绿色账户怎么用、怎么让老百姓得实惠、操作简便,让他们更有积极性。各街镇聚焦重点、讲求方法、务实推进,除推进点位布置,还在区社建办等部门的支持下着力完善社会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居委会、物业、社会组织等作用,把宣传发动、居民自治这块做实。最后,根据“加强绿化市容、房管等多部门联合惩戒,建立管理执法协作机制”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法治保障,确保落到实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