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反电信诈骗新手段 上海启用“962110” 专号劝阻电信诈骗

2018-4-25 17:32:42发布60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李欢4月25日报道:电信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被深度洗脑的受害人往往无法分辨真假。有受害人一度听信诈骗电话中的说辞,将上门劝阻的民警视作假警察。
  东方网记者今天获悉,5月起,上海警方将通过“962110”这个号码致电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进行远程防范劝阻。
  “962110”将作为防范劝阻电话统一专号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将启用“962110”作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防范劝阻电话和短信统一专号。
  据介绍,市反诈中心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后,将统一使用“962110”致电被害人进行远程防范劝阻,在上海的市民接到的劝阻电话在固话和手机上来电显示号码为“962110”,在异地的市民接到的劝阻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为“021962110”。
  为了预防遭受恶意呼叫攻击,“962110”已限制被叫功能,仅允许接收“962110”曾经电话预警劝阻的潜在被害人号码回拨,禁止其它号码随意呼入,并自动将该通回拨电话的接听坐席指定为对应预警劝阻电话的呼出坐席。
  诈骗话术不断升级 民警上门劝阻被当作“假警察”
  据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政委史立新介绍,在公安机关针对诈骗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开展反制的同时,对方也在研究公安机关的劝阻方法,不断对诈骗话术、手法、技术上进行调整升级。
  近日发生在徐汇区的一起案件就十分典型。诈骗电话中,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黄阿姨的身份证被他人冒用进行洗钱,外省警方将于近日上门对她“实施抓捕”。这些言语使黄阿姨十分恐慌。犯罪分子还特意提到,待会儿或许会有“假警察”上门,为配合“真警方”办案,她必须守口如瓶。
  深陷套路的黄阿姨对这种说辞深信不疑。在天平路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登门劝阻时,她态度敷衍,只说自己非常懂电信诈骗套路,绝不会被骗。在民警离开后,黄阿姨又继续与犯罪分子取得联系。
  为此,天平路派出所警长高强带着另一名民警再次登门劝阻。当时,黄阿姨儿子及银行工作人员都在场,面对这么多人的劝说,黄阿姨始终抱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在场的人是来带她走的。
  见状,高强和同事拿出工作证件放在桌上表明身份,让黄阿姨辨认了衣着、装备、法律文书。高强注意到,黄阿姨神色迷茫,还不停地用力拍他的手。“我感觉她内心很复杂,讲话主要是我们在讲,明显还是把上门的当做假警察,而把电话里没加过面的当做是真警察。”
  接着,高强又将电信诈骗常用手段一一科普给黄阿姨。民警轮流上阵劝阻,安抚其情绪——“阿姨您仔细想,如果您真的违反了法律,真警察会在抓捕前通知犯罪嫌疑人吗?这不是给对方逃跑的机会吗?”
  电话中骗子的说辞与民警口中的话术一一对应后,黄阿姨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
  受害人:骗子不给我仔细思考的时间 反复洗脑
  尽管电信诈骗话术、手法不断更新升级,但万变不离其宗,犯罪分子的最终目的都是诱使被害人转账汇款,认清这个事实就能有效防范。为何还会有如此多的人被骗呢?近日,东方网记者采访了数名受害者。他们表示,一开始对方对自己身份信息的准确掌握令他们开始相信对方“警察”的身份,接着没有仔细想清楚的时间,对方长时间的反复洗脑让她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深信不疑,从而作出“配合调查”的行为。
  4月23日,四川南充来沪打工的蒋女士接到一个显示来自“四川南充”的电话,电话中的男子用四川话介绍自己是南充市公安局民警,接着把蒋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一一向她核对。蒋女士确认后,对方说她涉嫌卷入一起金融犯罪案件,目前团伙中人系数被抓获,据他们交代,赃款全部存在蒋女士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内。
  听到这,蒋女士已经完全被吓住了。她一遍遍地申明自己从未做过这样的事,请求电话那头的“警察”仔细调查。对方称相信她,但要请她协助调查。首先对这起案件严格保密,不能对外透露,同时将银行卡内的钱款转入警方账户进行调查,不能隐瞒。
  宝山公安分局盛桥派出所接到指令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蒋女士,最终在她前去银行的路口将她成功劝阻。
  “我知道电话说你中奖了是诈骗,但是这个电话实在难以堤防。来电显示是我们四川那里打来的,又报出了我的身份证号,还没怎么仔细想,他就开始说我犯罪了,我一下就慌了。”蒋女士告诉记者,当天,骗子和她持续通话了5、6个小时,对方同样的话翻来覆去说,她解释到最后嗓子都哑了,“后来我都有点相信自己真的有罪了,想着卡上钱还要给儿子留一点。”
  蒋女士的“魔怔”状态一直持续到丈夫找到她,“我老公喊了我五声,我都没回过神,满脑子都是赶紧把钱转过去。”
  沪警方今年1-3月劝阻潜在被害人2万余人次
  据市反诈中心统计,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增加248.5%,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增加283.9%;远程电话和派警见面联动劝阻潜在被害人2万余人次;冻结涉案银行账户1756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3003.2万元。
  犯罪团伙在境外搭建话务窝点后,通过电话呼入对不特定市民群众实施诈骗。首次拨通电话的犯罪分子,一般会假冒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运营商,中国邮政、顺丰快递等公司客服人员或通讯管理、社保、医保、海关等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潜在被害人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开办银行、社保等账户或收寄的快递包裹物品涉嫌犯罪为由,诱骗潜在被害人主动拨打或直接转接指定电话号码。
  一旦被害人上当,其他犯罪分子一般会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添加被害人qq或微信进行“案件协查”(近期案件中已发现犯罪嫌疑人使用钉钉、facetime等软件的趋势),之后,通过诱骗、恐吓等手段,引导被害人办理具有网银转账功能的银行账户,在转账电脑中下载远程操控软件,向被害人发送虚假“通缉令”“协查证”等方法,将被害人银行账户内的存款转走。
  上海公安机关表示,将进一步深化防范劝阻机制,加快推进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升级扩容建设,不断拓展潜在被害人预警数据信息;固化潜在被害人联动劝阻、事后回访等工作机制,最大程度提升拦阻成效;宣传推广新启用的“962110”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专号,提升公众知晓度。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